法官最初審理案件的時候,一般就是一審程序,如果當事人對判決結果不服,則可以在規定時間內申請進行二審。那么一審和二審的區別有哪些呢?除了這個時間界點外,他們還有哪些不同呢?請跟隨律霸小編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1、性質不同。
歸根到底,由于審判依據和審判任務的不同,兩者在性質上有區別:人民法院第一審程序的審判依據是對行政案件的一審管轄權,其性質是對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的審查;人民法院第二審程序的審判依據是上一級人民法院對下一級人民法院的審判監督權,其性質是對第一審裁判合法性的審查,是將行政機關與行政相對方的特定爭議最終予以解決。
2、引起審理程序發生的原因不同。
第二審程序基于當事人行使上訴權而發生,而第一審程序是基于原告行使起訴權而發生。
3、審查對象和范圍不同。
一審法院審查的對象是被告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僅對所爭議的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和相關的行政法律關系進行審查;而二審法院審查的范圍除此以外,其直接審查對象還包括一審裁判是否正確,即二審程序中的審查是對具體行政行為和一審裁判的雙重性審查。
4、引起審理程序發生的訴訟主體不同。
一審中的原、被告地位是固定的,有資格限制,提起訴訟并引起第一審程序的原告,即是行政對方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而二審中當事人的訴訟地位并不固定,沒有資格限制,原審中的原告、被告、第三人,既可以充當上訴人、也可以充當被上訴人。
5、審理方式不同。
一審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一律實行開庭審理,包括公開和不公開開庭審理;二審中,人民法院除應采取開庭審理方式外,認為事實清楚的,可以實行書面審理。
6、裁判方式不同。
一審判決針對具體行政行為的質量,可以作出維持判決、駁回訴訟請求判決、撤銷判決、確認判決、限期履行法定職責和變更判決等;二審判決則限于維持原判、依法改判兩種,并可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法院重審。
7、審理期限不同。
《行政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應當在收到上訴狀起兩個月內作出終審判決。這就是說,二審的審理期限比一審期限少1個月。
以上就是對一審和二審的區別介紹,他們之間主要有七個方面的不同點,包括審理期限、裁判方式、審理方式等等,具體的內容各位可以從上文中進行了解。其中需要各位注意的是,對于二審的判決,送達當事人后就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結婚的法定年齡是多少歲
2020-12-24離婚判決書效力與離婚證的法律效力一樣嗎,離婚判決書何時生效?
2021-02-15起訴離婚需要什么材料
2021-01-30協議離婚財產分割的規定
2021-02-20在中國離婚率原因有哪些
2020-11-11協議離婚需要戶口本嗎 沒有戶口本怎么離婚
2021-01-16離婚協議書范文簡單范本是什么
2021-03-25云南省計劃生育條例實施細則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16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2021-02-21監護人能換嗎?怎么才能更換監護人?
2020-11-13最高院關于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權規定是什么
2021-02-01上海市獨生子女費發放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01繼子女有繼承權嗎?繼子女是否可以代位繼承?
2021-01-14離婚后撫養權問題的處理辦法
2021-01-16新婚姻法關于離婚財產分割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29夫妻財產分割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22婚前財產婚后加名要印花稅嗎?分哪些情況?
2020-11-18轉移婚后共同財產的表現形式?
2020-12-29離婚案件中夫妻共有財產如何界定?
2021-01-22遺產分割原則有哪些?遺產分割的方式有哪幾種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