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侵權行為是指在專利權有效期限內,行為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又無法律依據,以營利為目的實施他人專利的行為。它具有以下特征:
1.侵害的對象是有效的專利。專利侵權必須以存在有效的專利為前提,實施專利授權以前的技術、已經被宣告無效、被專利權人放棄的專利或者專利權期限屆滿的技術,不構成侵權行為。專利法規定了臨時保護制度,發明專利申請公布后至專利權授予前,使用該發明的應支付適當的使用費。對于在發明專利申請公布后至專利權授予前使用發明而未支付適當費用的糾紛,專利權人應當在專利權被授予之后,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調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2.必須有侵害行為,即行為人在客觀上實施了侵害他人專利的行為。
3.以生產經營為目的。非生產經營目的的實施,不構成侵權。
4.違反了法律的規定,即行為人實施專利的行為未經專利權人的許可,又無法律依據。
專利侵權行為分為直接侵權行為和間接侵權行為兩類:
1.直接侵權行為。這是指直接由行為人實施的侵犯他人專利權的行為。其表現形式包括:
(1)制造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行為;
(2)使用發明、實用新型專利產品的行為;
(3)許諾銷售發明、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行為;
(4)銷售發明、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行為;
(5)進口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行為;
(6)使用專利方法以及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依照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的行為;
(7)假冒他人專利的行為。為生產經營目的使用或者銷售不知道是未經專利權人許可而制造并售出的專利產品或者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能證明其產品合法來源的,仍然屬于侵犯專利權的行為,需要停止侵害但不承擔賠償責任。
2.間接侵權行為。這是指行為人本身的行為并不直接構成對專利權的侵害,但實施了誘導、慫恿、教唆、幫助他人侵害專利權的行為。例如,行為人知道有關產品系只能用于實施特定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的原材料、中間產品、零部件、設備等,仍然將其提供給第三人以實施侵犯專利權的行為,權利人主張該行為人和第三人承擔連帶民事責任的,人民法院應當支持;該第三人的實施不是為生產經營目的,權利人主張該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的,人民法院應當支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姻法無效婚姻的四種情形
2020-11-22宣告婚姻無效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07訴訟離婚程序怎么走
2020-12-16如何寫離婚起訴書
2021-01-20離婚訴訟費用是多少錢?
2021-03-07為什么北京離婚率居高不下
2020-11-07離婚糾紛的解決方式有幾種
2020-12-23離婚協議書的法律效力如何
2021-01-19女方單方面提出離婚需要哪些條件
2020-11-26離婚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1-01-22不同意離婚答辯狀該如何寫
2021-02-19離婚不給孩子撫養費怎么辦
2021-01-15夫妻二人離婚后奶奶有探視權嗎?
2020-11-15探視權起訴狀如何寫,探視權糾紛起訴狀范文
2020-11-16非婚生子女撫養權怎么確定
2021-01-10移民出生證明怎么開?
2021-01-07父子關系證明怎么寫 去哪里開
2021-01-03北京獨生子女費發放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7離婚后撫養權變更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5離婚案件孩子撫養權問題有哪些?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