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條例》首次使用醫療事故賠償概念,賠償標準將遠遠突破舊《辦法》的兩萬元。
從昨日開始備受關注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正式實施,1987年頒布的《醫療事故處理辦法》正式廢止。新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下簡稱《條 例》)與舊的《醫療事故處理辦法》(下簡稱《辦法》)到底有何區別?以后發生醫療事故爭議時,醫患雙方到底有何權利與義務?《條例》又是如何體現人們的生 命健康權、最大限度地減少醫療事故的發生的立法目的的?為了讓廣大讀者對《條例》有進一步理解,本報與剛剛結束使命的廣州市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通力合 作,通過該委員會幾年來受理鑒定的具體案例,采用以案說法、專家點評的方式進行講解,從而達到通俗易懂的目的。此外,還專門就一些關鍵問題作了特別提醒和 說明。
事故主體不限醫生
條例規定:醫療事故主體是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
案例:今年5月,廣州一家三甲醫院的高壓氧艙突然發生爆炸,導致正在艙內接受治療的病人一死一傷。之后死者及受傷患者的家屬到市衛生局反映情 況,要求得到處理,后在多方的協調下,此事得到了很好
人命不再只值兩萬
條例規定:首次使用了醫療事故賠償概念,增設了精神賠償費
案例:1999年9月,李小姐在廣州一家三甲醫院做甲狀腺瘤根治術,術后因院方無消毒隔離就進入病房,且未進行必要的各項檢查,在無強有力的預 防感染措施的情況下,卻對李小姐施以超常規劑量數倍的化療,致使李小姐出現嚴重的感染性休克,后因內出血全身衰竭,于1999年10月14日在醫院死亡。 經廣州市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鑒定,該事故屬一級醫療技術事故。院方表示要按《醫療事故處理辦法》賠付2萬元,死者家屬不服,只好向法院起訴,后獲得 12萬余元的賠償。
專家點評:人命只值2萬元,這是老百姓對1987年的《辦法》賠償標準低的一個總體評價,如果這事故是在9月1日后處理,賠償標準不僅提高了, 而且提高了很多,可能是成倍、成十倍增長,因為《條例》第一次在法律條文里使用了醫療事故賠償的概念,規定了將來的賠償包括醫療費、陪護費、誤工費等11 項賠償項目,其中包括精神賠償費和病人死亡或者殘疾喪失勞動能力及其16歲以下的孩子的撫養費、喪葬費、精神撫慰費。只要鑒定為醫療事故,像這宗案例極有 可能鑒定為一級甲等醫療事故,獲得的賠償肯定不止12萬元。
每次鑒定限時60天
條例規定:三級鑒定縮減為兩次鑒定,一共只需120天
案例:在學校當老師的曾某于去年7月17日在廣州某區級醫院順產分娩出一男嬰,沒想到該男嬰因出生后重度窒息,導致缺血缺氧性腦病而成了一個腦 癱兒。曾某認為兒子腦癱是因為醫務人員違反操作規程所致,故于去年7月30日向該區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申請醫療事故鑒定。8月10日該委員會結論為不 是醫療事故而是醫療意外。曾某不服,于9月10日向廣州市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12月10日,該委員會召開鑒定會,鑒定結論為二級醫療事故。 而曾某分娩的醫院又對此不服,遂向廣東省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由于省級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堆積的案例太多,曾某的案例雖在今年2月28日 已進行了鑒定,可到5月底她還未收到鑒定結論,曾某為此痛苦不已,她說自己兒子都快1歲了,可到底是不是醫療事故還不知道。漫長的等待已耗盡了曾某一家人 大量的精力和金錢。
專家點評:快1年了,曾女士還未拿到醫療鑒定的結論,實在有苦難言。因為《辦法》的確未對醫療事故受理及作出鑒定結論的時間作出規定。而《條 例》實施后就不同了,因為《條例》對當地醫療事故鑒定代理機構醫學會受理及作出鑒定的時間作了詳細規定,如醫學會必須在接受材料5天后作出是否接受審理的 鑒定,當事人應當自收到醫學會的通知之日起10日內提交有關材料,醫學會在接到當事人材料后45日內組織鑒定并出具鑒定書。也就是說如果是現在申請鑒定, 一共只需60 天時間曾女士就可拿到鑒定書。此外《條例》實施后,鑒定也由三級(區、市、省)鑒定縮減為首次鑒定和再次鑒定,因此即使是兩個鑒定,一共只需120天,根 本不會出現曾女士苦等一年還未有結果的情況,何況只要超出《條例》規定時間,曾女士還可告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不作為。
患者有權復印病歷
條例規定:病歷不能涂改,不能隱匿,更不能毀壞
案例一:患者吳小姐在一家三甲醫院接受婦科腫瘤切除術,不想醫生竟然誤把吳小姐的輸卵管切了,使其失去了生育能力。由于原有的規定剝奪了患者的 知情權,患者無法復印病歷。吳小姐后來通過私人關系才發現該醫院醫生已篡改了她的病歷,但由于吳小姐沒有原始病歷復印件作為證據,使其在后來的官司中處于 被動地位。
案例二:一位患乳腺癌的女子在接受放療后出現正常的并發癥,即在脖子與右胸部之間出現潰瘍,需進行植皮治療。誰知做完植皮后,該女子的右手竟然 抬不起來了,為此引起糾紛而被要求進行醫療事故鑒定。鑒定專家認為右手舉不起來與放療有直接關系,是一種可預知的副作用,與植皮無關。但關鍵是該醫生在書 寫病歷時不規范,未在病歷上寫清楚病人是在植皮前就抬不起手,從而因拿不出證據而引發糾紛。
專家點評:是否提供病歷一直是醫患雙方爭執的重要內容。新《條例》規定患者有權復印病歷,把醫患雙方拉到了平等的位置上,進一步廢除了以前的行 政干預,也徹底排除了醫院黑箱操作的可能性。因此,關于吳小姐的案例,9月1日后出現醫生篡改病歷而病人又無從舉證的情況將不復存在。《條例》要求醫務人 員必須實事求是地、客觀準確地反映病人的病情,病歷書寫要規范,同時要客觀地記錄病人病情的變化以及治療的措施和意見。而且,一旦發生醫療事故的爭執,病 歷不能涂改,不能隱匿,更不能毀壞。因此像第二個事例完全是由于醫生書寫不規范造成的糾紛,根據《條例》該醫生可能會擔當相當責任,引來不必要的麻煩,例 如成為被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起訴離婚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11最新婚姻法離婚財產分割過錯方怎樣分割?
2021-01-05夫妻有孩子想離婚怎么辦?
2021-03-21怎樣辦理離婚手續?
2020-11-14離婚必須找律師嗎?
2021-02-20離婚了孩子怎么判?
2021-01-01離婚如何打官司,打離婚官司應注意什么
2021-03-15子女撫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0-12-07變更撫養權起訴狀范文
2021-03-19新婚姻法孩子撫養權怎樣判
2021-01-22法定監護人證明模板
2021-03-15關于監護權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2-21子女撫養權協議書格式是什么?
2021-03-17父子關系證明怎么開?
2021-03-01哺乳期離婚子女撫養權協議所需要包含什么內容
2021-02-04離婚孩子撫養權糾紛怎么解決?
2021-03-24出生證明怎么辦理?需要什么材料?
2021-01-02婚后個人財產協議該怎么寫?
2020-11-27婚前財產怎么認定?
2020-11-082020年離婚財產分割訴訟費用是多少?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