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事故調解應注意什么?
首先,發生醫療事故或者可能屬于醫療事故的醫療糾紛,醫院應當立即調查處理,并向當地衛生部門負責人報告,這是醫療機構的法定義務。第二,發生醫療事故或者醫療糾紛可能是醫療事故時,患者及其家屬可以要求醫療單位調查處理,這是患者的合法權利。《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第九條規定,對醫療單位發生的醫療事故、事件,“患者及其家屬可以向醫療單位提出調查處理要求”。醫院不積極調查處理,隱瞞、隱瞞事實真相,對患者及其家屬提出的問題不作解釋,也不提出解決辦法和書面意見的,可以提請當地衛生行政部門處理。三是部分醫療機構無權自行查處醫療糾紛。根據《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第九條的規定,當地衛生行政部門應當組織對此時發生在醫務人員私人執業中的醫療事故或者事件進行調查處理,“個體醫務人員”是指個體診所的醫務人員。根據上述規定,個體診所無權查處醫療事故糾紛。各地制定的《醫療事故處理辦法實施細則》對醫療機構可以自行調查處理醫療事故和醫療糾紛作了具體規定,哪些醫療機構不能自行查處醫療事故和醫療糾紛。第四,醫療事故發生后,事故單位必須立即對封存的案件、有關物證和原材料進行調查處理。這是醫療機構的法定義務。《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第八條規定:“發生醫療事故、事件的醫療單位應當指定專人妥善保管有關原始資料。嚴禁涂改、偽造、隱匿、銷毀。對因輸液、輸血、注射、用藥造成的不良后果,對現場物品進行臨時封存檢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的《醫療事故處理辦法實施細則》也有相應的更具體的規定。第五,醫療事故或者可能屬于醫療事故的醫療糾紛,死因不明的,應當進行尸檢。《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第十條規定:“發生醫療事故或者事件,臨床診斷不能確定死因的,有條件的,必須進行尸檢。尸檢應當在死亡后48小時內,由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醫院病理科技術人員進行。如有可能,應邀請當地法醫參加。醫療單位或者病人家屬拒絕尸檢,或者拖延尸檢超過48小時,影響死因認定的,由拒絕或者拖延的一方負責。”。因此,如果患者家屬拒絕或拖延尸檢,將承擔“敗訴”的后果。第六,根據《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的規定,因醫療事故增加的醫療費用,由醫療事故發生單位支付,不計入一次性經濟補償。
但是,符合出院標準的患者應該出院,產婦死亡后有孩子的患者應該由其家屬出院。
如果患者拒絕出院,或者患者家屬拒絕將嬰兒送出醫院,費用自收到醫院通知之日起由患者或患者家屬支付。
第七,患者方可與醫院方協商經濟補償金額,但最好做醫療事故鑒定。在此基礎上,可以依法協商賠償數額,這樣會比較合理。因為賠償金太低太高,這對雙方都是一種保證,可以防止將來的爭吵。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只有法院才能指定辯護嗎
2021-02-13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產權登記的內容包括什么
2020-11-17外貿公司變更注冊資本增資流程是什么
2021-03-20公司重組上市有代持股是否合法
2021-03-18民事訴訟調解與不調解的區別
2020-12-30終結執行裁定書法律效力大么
2021-02-17小貸公司無抵押無擔保貸款的申請條件是哪些
2021-01-31擔保合同有哪幾種成立方式
2021-02-19崗位變更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0-12-06雇傭關系能申請工傷嗎
2021-01-09勞務外包協議書
2020-12-20消防工程質保期幾年
2021-03-11申領失業補助金從什么時候可以領
2020-11-21游客滑雪受傷,旅行社應該承擔責任嗎
2021-03-13國際貿易貨物運輸保險程序
2021-03-07人身保險合同和財產保險合同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2什么叫加扣免賠率
2020-12-25怎樣提前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8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向誰索賠,索賠的流程
2020-11-24住房責任保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