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當電子合同和要約邀請書通過網絡進行交易時,只要表達符合我國要約的要求,發送合同意向的一方即為要約。盡管網絡交易具有特殊性,但在區分要約邀請方面,仍應以雙方意愿的表達作為判斷標準,而不是交易對象的類型。因此,區分要約和要約邀請的標準仍應回到合同法。這一標準應當是:
(1)含義表達的內容是否具體確定
(2)發行人是否打算受意圖表達的約束
(2)接受電子合同。承諾應滿足以下條件:
(1)承諾應由受要約人作出
。(2)承諾必須在合理期限內作出,或者如果要約規定了接受期限,則應在規定期限內作出;或者如果沒有規定期限,則在合同期限內作出。《合同法》第30條規定,承諾的內容應當與要約的內容一致,承諾應當符合要約規定的方式。
電子合同的承諾也應當符合上述規定。由于網絡的虛擬性,確定承諾的有效性已成為判斷電子承諾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如何確定電子合同形成的時間和地點
1.以數據電文形式接受的有效時間
在電子數據交換合同中,當一方當事人使用電子數據發送電文時,即為要約,當另一方當事人發送使用電子數據的電文時即為接受。一般而言,承諾的生效時間為合同成立時間。對于承諾的有效時間有兩種不同的方法。一種是中國和一些國際慣例采用的抵達原則。第二種是信使,美國和英國采用的信使。考慮到EDI交換中雙方之間的意思表達,事實上,在承諾的意思表達發送和到達之間有一定的時間間隔的前提下,它作為對話者之間的對話即時到達。因此,電子數據交換交易中的承諾有效性問題不應采用交付原則,而應采用到達原則。為確保電子合同收發時間的準確性,法律應規定定期檢查服務器的網絡服務,調整服務器系統的設置和時間,并在一定時間內保存查詢記錄。
2、關于數據電文的發送和接收地點
,《聯合國電子商務示范法》第15條第4款規定:“除非發端人和收件人另有約定,發端人的營業地應視為出發點,收件人的營業地視為接收地。如果發端人或收件人有多個營業地,則應以與基礎交易密切相關的營業地為準;如果e無基礎交易,以主要營業地為準;如果發端人或收件人沒有營業地,則以營業地為準,以慣常居住地為準。“因此,發送和接收數據消息的地點應遵守上述規定。
圖片和文本取自互聯網,并由廣州的楊*元律師推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土地租賃合同怎么寫
2020-12-14游客遭野生動物攻擊的景區是否該承擔責任
2020-12-26發表權能單獨使用嗎
2021-01-06贍養費包括哪些費用,贍養費如何計算
2021-02-28申請傷殘鑒定有什么程序
2020-11-14交通賠償訴訟怎樣提交證據?
2021-02-04保護令案件的證明方法是什么
2021-02-03因公殉職撫恤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10唯一住房如何豁免執行
2021-01-08簽訂勞動合同試用期過了沒漲工資怎么辦
2020-12-10返聘合同續簽再解除有什么條件
2021-01-16離職就有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14退休離職補償金的標準是什么
2021-01-01定期人壽保險是什么,定期人壽險保如何理賠
2021-03-24壽險理賠有哪些流程
2021-03-17保險合同有哪些體現形式
2021-01-02保險合同如何生效
2021-01-21在人身保險合同中受益人填誰
2020-11-14保險理賠中保單維護需要注意的細節有什么
2021-01-11張某訴某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