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隱瞞債務是詐騙嗎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婚姻法》及其相關解釋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的司法解釋頒布替換。
隱瞞婚前債務算不算騙婚,如果對方是用于結婚準備的,是屬于共同債務;但如果僅僅是用于本人,是屬于個人債務。
《民法典》(2021.1.1生效)第一千零六十四條?夫妻雙方共同簽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認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負的債務,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屬于夫妻共同債務。
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不屬于夫妻共同債務;但是,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于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騙婚的認定
婚姻詐騙罪是以借婚姻索取財物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他人財物數額較大,并構成犯罪的行為。詐騙犯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構成本罪的犯罪主體。?從刑法條文本身的規定看,沒有將婚姻關系規定為詐騙犯罪是否成立的必然條件。也就是說作為婚姻關系中的雙方當事人并非排除在詐騙犯罪被追究刑事責任的主體之外。我國刑法對犯罪主體的規定包含刑事責任年齡、刑事責任能力及特殊主體身份,比如職務犯罪中的犯罪主體規定等等。
在詐騙犯罪中,將詐騙犯罪的主體進行限制沒有法律依據。?在司法實踐中,對于夫妻或近親屬間的故意傷害犯罪,被刑事追究的也不乏其例,只是在處理上考慮雙方的特殊關系,與在社會上作案予以區別對待。婚姻關系并非是免責條件,如果因為有婚姻關系,就把詐騙犯罪的主體要求為非婚姻關系的雙方主體,顯然違背了刑法關于詐騙罪為一般主體的規定。?那么,如何準確把握處理以婚姻騙財的案件,區別不道德婚姻還是詐騙犯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認識和判斷。
第一,從犯罪故意產生的時間上看,以婚騙財的詐騙犯罪的犯罪故意往往產生在婚姻關系成立之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錢財的犯罪故意是認定婚姻詐騙犯罪的重要構成要件。
第二,在客觀行為上,采取了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了被害人的信任。通過欺騙手段獲取財物之后,行為人將財物用于個人揮霍。為了掩蓋詐騙事實,更加取得被害人的信任,行為人有時也會將騙取的錢財少量花在被害人身上,但錢財在實質上仍被行為人個人控制和支配。
第三,從騙取的財產的所有權上看,所騙取的財產是一方婚前財產或是與被害人有關系的其他人的財產,并非屬于婚姻關系成立后,“夫妻”雙方的共同財產。
第四,案發后,參考被害人的態度,司法機關可以考慮是否有追訴犯罪的必要,以達到法制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以上就是律霸小編總結的“婚前隱瞞債務是詐騙嗎”的相關問題,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解除反擔保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20賣方收了定金能違約嗎
2021-02-04快遞若保價損壞賠償是全額賠償嗎
2021-01-16違法行為人居住地管轄是怎么規定的
2021-03-13婚姻自由是否屬于政治權利
2020-12-12證人翻供是否要負刑事責任
2020-11-29交通肇事者不交醫療費怎么辦
2021-01-25小區衛生差可以拒交物業費嗎
2020-12-29房產抵押貸款步驟是什么
2021-02-09特警有權開交警罰單嗎
2020-11-30樓頂空間的所有權到底該歸誰
2021-03-21強拆住宅是非法侵入罪嗎
2021-02-12勞動合同怎樣終止?
2021-03-21試用期轉正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22員工離職手續有哪些
2020-12-15丈夫不工作掙錢能訴訟離婚嗎
2021-03-25定期壽險該怎樣理解
2021-03-02法律規定投保人有哪些權利
2021-01-31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的區別,如何辦理投保手續
2021-01-28公眾責任險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