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撥土地轉讓應辦理哪些手續申請交易雙方應申請轉讓。同時,交易當事人應提供轉讓協議書、土地使用證、宗地界址點圖、房屋產權證、法人資格證、委托書、身份證明等資料。市、縣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受理申請后,應當按照規定對申請人提交的申請材料進行審查,并向規劃管理部門咨詢申請地塊的用地意見。經審查,申請用地用途符合規劃,符合辦理協議出讓手續條件的,由市、縣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地價評估,確定土地出讓金,制定協議出讓方案。地價評估市、縣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應當組織評估出讓土地使用權市場價格和出讓土地劃撥土地使用權權益價格,評估基準日為擬轉讓的時點。根據土地估價結果、產業政策和土地市場情況,市、縣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或者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協調決策機構辦理出讓手續時,應當集體決策,綜合確定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數額,制定協議轉讓方案。應交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按下列公式核定:
(1)出讓后土地用途等土地使用條件不變的,應交土地出讓金=出讓土地使用權市場價格-出讓土地使用權股權價格轉讓
(2)轉讓后土地用途等土地使用條件發生變化的:應交土地出讓金=擬轉讓土地使用權的市場價格-新的土地使用條件下轉讓土地使用權的市場價格-轉讓人的權益價格擬出讓時符合原土地使用條件的土地使用權應當報經批準,并出具批準出讓通知書。市、縣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規定將約定的出讓方案報市、縣人民政府批準。協議出讓方案批準后,市、縣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應當向申請人發出《劃撥土地使用權出讓批準通知書》。通知內容包括:出讓標的、原土地使用者、出讓人的要求、出讓人的權利義務、應繳納的土地出讓金。公開交易取得劃撥土地使用權出讓批準通知書的申請人,應當將擬出讓的土地使用權在土地有形市場等地公開交易,確定受讓人和交易價格。簽訂出讓合同
通過公開交易確定受讓人和成交價格后,出讓人應當與受讓人簽訂出讓合同,約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明確劃撥土地使用權的出讓價格。
辦理出讓手續
受讓人應當自成交之日起10日內,持出讓合同、土地使用證原件、批準出讓通知書、土地使用證原件向市、縣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辦理出讓手續市、縣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批準的協議出讓方案和公開交易情況,收回原土地使用者的劃撥決定,取消土地登記,收回原土地使用權土地證,并與受讓人簽訂轉讓合同。上述內容是對“劃撥土地轉讓需要辦理哪些手續”問題的回答。如果讀者需要法律幫助,歡迎閱讀律師網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村委會賄選如何處罰
2020-12-10網貸多次逾期會坐牢嗎
2020-12-27公司在試用期開除員工有經濟賠償嗎
2021-01-19紅字發票信息表怎么填
2021-01-25合伙企業成立要具備哪些條件
2021-02-07電子商務過程中爭議如何解決
2021-02-13彩禮錢屬于女方個人還是夫妻共同財產
2020-12-30老婆出軌離婚孩子歸誰可以探視嗎,撫養權判定條件
2021-02-17放棄財產繼承權需要哪些手續
2021-01-12怎樣做好訴訟前的準備
2020-12-25勸退包括辭退嗎
2021-03-09建設單位非法占用耕地如何處罰
2020-11-29國企如何編制改制方案
2020-12-26法院可以凍結失業人員經濟補償金嗎
2021-02-25肇事司機死亡,可否要求其家屬賠償
2021-01-22單位未給員工繳納社保如何處罰
2021-01-07產品責任險條款(國內)
2020-11-20投保財產險怎么收費
2021-02-27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具體分類包括哪些
2020-11-28保險合同包含哪些內容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