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職務發明科技成果權屬是誰的?
職務發明其申請專利的權利屬于該單位。申請被批準后,該單位為專利權人;單位應當對發明人或設計人給予獎勵。
職務發明創造分為兩類:
1、一類是執行本單位任務所完成的發明創造。包括下列三種情況:
(1)發明人在本職工作中完成的發明創造;
(2)履行本單位交付的與本職工作有關的任務時所完成的發明創造;
(3)退職、退休或者調動工作后1年內做出的、與其在原單位承擔的本職工作或者單位分配的任務有關的發明創造;
2、另一類是主要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條件(包括資金、設備、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向外公開的技術資料等)完成的發明創造;如果僅僅是少量利用了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且這種物質條件的利用,對發明創造的完成無關緊要,則不能因此認定是職務發明創造。
二、職務發明侵權如何舉證?
1、員工關系角度
研發人員與原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不僅能夠證明其與原用人單位之間存在過勞動關系,而且如果勞動合同中明確約定了研發人員的本職工作內容,則該工作內容所相關的研發成果也將在一定程度上被用人單位鎖定。其次就是研發人員與原用人單位簽訂的正式的項目任務書。
2、經營范圍比對
研發人員上一家用人單位的經營范圍與申請專利的用人單位的經營范圍如果存在相同、相近的地方,則容易引導法院就此做進一步法庭調查,之后的舉證也能更加方便的展開。
3、相關業務合同及票據
與研發項目相關的業務合同及發票等票據有時也可以證明研發項目使用了原用人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例如某項專利技術的完成需要購置相應的研發器材,試劑等。行為人的原用人單位具備該時間段內的相應設備采購合同、研發相關試劑的購買協議,供應商發票等,則具備提供爭議專利研發的物質技術條件的高度蓋然性。
4、相關圖紙
原用人單位所提供的相關圖紙與爭議專利內容相關,且時間點、與所購置設備、采用的各類試驗物品具有相互印證性,能夠使得證據指向職務發明。
綜上所述,在高科技企業或者生產企業,職工因為職務上的便利,利用單位提供的科研設備發明創新的,這樣申請到的專利應該歸單位持有,經過授權許可,單位可以將科技成果授權他人使用。如果是重大發明,單位還應該給發明創造的職工獎勵回報。
關于職務發明創造的歸屬
怎樣認定非職務發明專利
怎么區分職務發明和非職務發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同案犯與共犯的區別
2021-01-03股權質押(反擔保)協議書
2020-12-31北京港澳通行證辦理程序是什么
2020-11-21不良資產包可以抵押嗎
2021-01-21怎么可以讓另一方沒有探視權
2020-12-14未婚同居多久算事實婚姻
2021-03-10冒充軍官行騙怎么處罰
2020-11-29海事海商案件適用簡易程序嗎
2021-03-01超市購物車需要1元才能用是否侵權
2021-02-09被性騷擾后跳樓自殺,性騷擾如何判刑
2021-01-14商業銀行分支機構的民事責任是自己承擔嗎
2021-01-31警察立案后找不到嫌疑人怎么辦
2021-01-24律師在各階段會見犯罪嫌疑人所需要的相關手續有什么
2021-02-07為什么集資房不可以抵押貸款
2021-03-17工會委員能否無故解除合同
2021-02-14勞務分包合同應蓋什么印章
2021-01-07勞務分包內部承包協議是否合法
2021-02-03申請在家辦公工資怎么算
2021-02-24被保險人自殺,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10人身意外險的除外責任有哪些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