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侵權責任的認定以無形的“知識”為客體,知識產權侵權責任的認定是審判實踐中的一個難點,理論界對此也存在爭議。侵權行為的認定是被告人是否承擔民事責任以及應承擔何種民事責任的重要依據。這也是知識產權侵權責任構成的關鍵環節之一。對于人民法院來說,是法官通過民事訴訟程序確認被告的行為具有法律效力,在原告和被告的庭審中,通過舉證、質證和證據判斷,確定侵權行為,根據《知識產權法》的規定和個案的情況,我們應著重考慮以下幾個因素:。審查權利的效力是法官受理知識產權侵權案件后首先要做的工作,它體現了對知識產權的法律審查,因為只有合法的權利才是受法律保護的權利。要審查一項行為是否侵犯知識產權,首先要審查該項權利的有效性。比如,審查著作權的內容是否合法,是否在保護期內,侵權發生時專利權是否有效,商標權是否合法等等。在實踐中,這種審查方式簡單易行,因此在審查方式上,法官可以主動進行審查。例如,我國著作權法規定了非法作品不受法律保護的原則。在著作權侵權案件中,在涉及作品內容是否被禁止的問題上,被告往往不作這樣的辯護,因為一旦作品被認定為非法作品,原告的主張就無法得到支持,被告可能要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因此,原告和被告都可以避免這個問題。如果法官不主動審查,很難準確認定整個法律關系;同樣,在專利、商標等各類知識產權侵權訴訟中,法官也應主動審查權利的有效性
除原告權利的有效性外,訴訟標的或來源是否合法也屬于審查范圍。首先,知識產權是一項民事權利,權利人可以在法律的范圍內自由行使其法定權利。權利人不僅可以自行行使權利,還可以通過授權、轉讓、繼承等方式將權利的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他人,他人可以將權利投入生產、交換領域以獲取利益。如果被告能夠證明自己具有合法來源權,根據法理和知識產權法的規定,不能認定為侵權。第二,權利的行使除了受債權人主觀意志的控制外,還有超越債權人主觀意志的權利。尤其是知識產權作為一種智力成果,對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如果權利人為了自己的利益而絕對壟斷或不公開成果,以獲取更多的利潤,將不利于社會進步。因此,法律對知識產權也作了一些限制,主要體現在對合理使用、法定許可、強制許可等方面的限制;對專利權的限制,如提前實施、臨時轉移、非營利許可等。同時,應當注意的是,商標權不存在上述權利限制。如果被告的行為受到法律的規制,也可以認定為具有合法權利來源的行為,不屬于侵權行為。審查被告的財產或行為是否與原告權利的構成要件相同或相似。在知識產權侵權案件的審理過程中,法官在作出相同或者近似的判決前,通常會將被告的侵權客體或者行為與原告的權利客體進行比較,而對于比較復雜的侵權案件,如文字作品、藝術品等,以及利用侵犯商業秘密和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進行技術比較,侵犯專利權和技術含量較高的知識產權案件,一般需要依靠專家或專業鑒定機構來判斷身份。當兩個案件的構成要件完全相同時,最好作出相同的判決,從而確定侵權行為。但如果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判斷就困難得多。在這種情況下,同一部分應當獨立審查其是否具有獨創性,是否可以作為獨立的知識產權客體加以保護。如果同一部分具有獨創性,就意味著可以構成知識產權客體,也可以認定其具有相同的性質,成立侵權行為來判斷其相似性。這種侵權行為的特點是構成要件不具有創造性。相反,它稍微改變了他人的智力成果,并做出了一些非實質性的改變。其目的是為了避免與他人擁有相同的知識產權,以隱蔽的方式占有他人的知識成果。在作出這種判斷時,應當根據不同的案件類型,適用不同的判斷標準。對于侵犯商標權、侵犯知名產品名稱、包裝裝潢、侵犯外觀設計專利權、侵犯商號權、侵犯著作權等類型的侵權案件,由于該類產品具有直觀的特點,判斷一般是以普通人的眼睛為標準;侵犯軟件著作權、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等專業侵權案件,應當采用普通專業人員的判斷標準。因為在這些案件中,侵權人對他人權利中的某些因素進行了一些非創造性的改變,這是普通消費者所看不到的,行業內的普通技術人員自然會聯想到,侵權產品與原技術具有本質上相同的效果。如果兩者之間沒有實質性的變化,應認定其具有相似性,成立侵權判決。不以過錯作為侵權行為認定的要件。在民事侵權的一般理論中,行為人的過錯是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之一。在這一理論的影響下,我國1992年《專利法》規定了善意使用原則,未經專利權人許可而生產、銷售的專利產品的使用或者銷售不視為侵權
以上是對小編相關內容的總結。如果您還有相關的法律意見或其他不了解的事項,可以在網上致電律師進行解答,律師的專業知識可以幫助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無撫養關系的子女對繼母有贍養義務嗎
2021-03-01贍養人負有哪些贍養義務?
2020-12-21財產保全必須提供對方賬戶嗎
2020-11-15國有資產監督機構的職責包括哪些
2020-12-08抵押物可以與他人簽訂合同嗎
2021-03-18大學生學校吃壞肚子,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17房屋私自改造出租合法嗎
2020-12-24經濟補償金能否分期支付
2020-12-01實習期間受傷是否屬于工傷
2020-11-10勞動爭議案件舉證指引最詳細
2020-11-15團體人身意外傷害險和雇主責任險有什么區別
2021-03-16產品責任與違約責任的競合有哪些
2021-03-05車險理賠中的常見問題
2021-01-07保險公司辦理索賠手續的程序具體是怎樣的
2021-03-12實習期上高速保險拒賠合法嗎
2021-02-22職工的基本保險有哪些
2021-02-06人壽保險保險費的繳費方式
2020-11-23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基本原則有哪些
2020-11-19上海拆遷安置房退稅怎樣辦理
2021-03-08不是在宅基地上建的房子,拆遷時能得到補償嗎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