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財產、財產權和私有財產權。它除了動產和不動產之外,還包括權利和義務。一般來說,它只指資產(正資產),但有時也包括負債(負資產)。一般來說,動產主要是指動產、不動產和知識產權。人際關系和信用也是一種財產,是利益的源泉。然而,傳統的物權法并不處理這類具有隱喻意義的財產{1}(p.3)。現代法傾向于將這類財產稱為“利益”
財產的概念在普通法中非常寬泛,幾乎等同于“財富”一詞。但其物權法的發展也以物權為核心。學者們認為,物權法是調整人與人之間因財產而產生的法律關系;實物不僅包括牛、船、房、車等能被感官觀察到的具體物體,還包括能通過思維想象出來的抽象物體,如債務、股份、專利、著作權等。這樣,經過理論上的法律擬制,在實踐中形成的“財富法”成為與大陸法系相一致的物權法概念[3] 此外,在經濟學家看來,有形財產和無形財產之間并不矛盾[4]產權是財產的全部權利。財產權作為一項基本人權,在各國憲法中均有規定[5]。財產權通常與擇業自由(只要不違反公共福利,任何人都可以享有居住、遷徙和擇業的自由)合稱為經濟自由,與思想和行為的精神自由相對應。當然,這種區別不是很嚴格“因為經濟自由和精神活動有共同點,不僅因為經營管理等經濟活動的自由體現了精神自由,而且因為財產本身就包括了財產的消費權,享受財產,只持有財產2} (P.1)
從實體的角度來看,“財產權是指在社會生活中能夠帶來利益的權利。原則上應具有經濟價值,并可作為轉讓或擔保的對象,{3}(p.42)從權利分類形式來看,財產權與身份權、人格權屬于不同的范疇,{4}(p.47),“嚴格意義上的財產是指物權而不是債權;財產不是財產權,而是財產權的客體,更多的是所有權的客體2} (p.3)產權以所有權為基礎。此外,“在西歐,產權和所有權的含義已逐漸被同化。”{1}(p.4)
3.私有產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租賃協議中的押金
2021-01-26哪些財物不能質押
2020-12-17懷孕死刑犯怎么處理
2021-01-19保全退費暫停是貸款嗎
2021-02-15怎樣變更監護人具備的條件
2020-12-19打架判刑了還要賠錢嗎
2020-12-19人身損害賠償死亡賠償多少
2020-11-12職業病觀察期間是否還有工資
2021-02-18工程嚴重延期是否可以不履行合同
2021-03-09如果房產被抵押房產證有顯示嗎
2021-02-21勞動合同無效影響工資支付嗎
2020-12-26騁用合同和勞務合同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5勞動者未提前30天通知離職合法嗎
2020-12-21應收分保準備金與有關原保險合同能否相互抵消
2020-11-29人身保險管轄是如何規定
2021-03-19提單責任險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問題初探
2021-01-27旅游意外保險常識及境外旅游保險理賠
2020-12-05申請設立外資保險公司是否受理決定的期限
2021-03-18保險網簽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1車的保險進項可以抵扣嗎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