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提問:
您好,發生勞動糾紛可采用的證據范圍有哪些?
律師解答:
《》第19條規定,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1]14號)第13條規定,因用人單位作出的開除、除名、辭退、、減少勞動報酬、計算勞動者工作年限等決定而發生的勞動爭議,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勞動者通過勞動保障監察、勞動爭議仲裁、行政復議等法律途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或者申請、診斷與鑒定等,都需要提供證明自己主張或案件事實的證據。如果勞動者不能提供有關證據,可能會影響自身權益。因此,勞動者在平時的工作中,應該注意保留有關證據。主要的證據包括:
(1)來源于有關社會機構的證據,如發生工傷或職業病后的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職業病診斷鑒定書、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寄出舉報材料等的郵局回執;
(2)來源于勞動保障部門的證據,如勞動保障部門告知投訴受理結果或查處結果的通知書等。
(3)來源于用人單位的證據,如與用人單位簽訂的或者與用人單位存在的證明材料、工資單、用人單位時收取押金等的收條、用人單位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通知書、出勤記錄等;
(4)來源于其他主體的證據,如職業中介機構的收費單據;
相關:
㈠勞動爭議仲裁的勞動地優先管轄原則《》第二十一條規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負責管轄本區域內發生的勞動爭議。勞動爭議由勞動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雙方當事人分別向勞動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由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
㈡勞動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法院對勞動爭議都有管轄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條規定:勞動爭議案件由用人單位所在地或者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基層人民法院管轄。勞動合同履行地不明確的,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我國現行行政訴訟原告資格制度是怎樣的
2020-12-29親屬在婚姻家庭法上的效力有哪些
2021-01-09商標權轉移要注意什么
2021-03-01商標授權和品牌授權是否一樣
2020-12-10酒后駕車的法律責任和行政處罰
2020-12-12拘傳的適用條件有哪些
2020-12-11什么是區塊鏈
2021-03-25結婚彩禮的法律規定2019年是怎么樣的
2020-11-13我國法律規定的禁止的婚姻行為有哪些
2020-12-18交通事故受害人的誤工費的賠償
2021-03-09勞動法工傷誤工費
2020-12-01非法侵入住宅罪怎么處罰
2020-12-24房地產代理合同糾紛解決方法有哪些
2020-12-24沒鑒勞務合同什么時候可辭工
2020-12-12試用期社保按工資的80%作基數繳納是否合法
2021-03-03勞務外包是什么意思
2021-02-16勞動爭議仲裁調解程序的三個階段
2020-12-14就一個財產是否可以投保多份保險
2021-01-17如何兌現投保人與保險人對保險合同的履行職責
2020-12-27保險合同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是什么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