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于勞動爭議雙方作出的仲裁裁決后,當事人一方不服起訴,法院該如何進行實體裁判?該如何正確保護服從仲裁裁決一方的合法權益?筆者根據相關訴訟法原理,結合勞動爭議案件的審判實踐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和建議,以饗讀者。
一、法院對經過仲裁裁決案件應如何作實體裁判的理論分析
對于很多仲裁裁決,當事人一方不服起訴時,往往只選取對其不利的事項作為訴訟請求,根據不告不理”原則,法院似乎只要針對原告的訴求進行審理并作出裁判就行了。但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7條規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仲裁裁決后,當事人對裁決中的部分事項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勞動爭議仲裁裁決不發生法律效力。”(筆者注:無效是不能被撤銷或維持的,所以,《最高人民法院對勞動部<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幾個問題的函>的答復》第二條規定——在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中也不應含有撤銷或者維持仲裁決定的內容。”)而且,對仲裁裁決不起訴的一方,往往是仲裁裁決維護其利益最多的一方,一旦因為對方起訴導致仲裁裁決不生效,即使法院駁回了起訴方的訴訟請求(不排除很多原告就是利用起訴導致仲裁裁決無效”這個規定進行合法訴訟”),仲裁裁決也不生效了,還有什么依據來保護不起訴方的合法權益?
有這么一個案例,雇員小趙是被雇主A公司無理開除的,仲裁裁決是認定A公司的開除決定無效的,小趙認為裁決合理而不訴,A公司就合理利用規則”起訴。經審判,法院也認為仲裁裁決合理,作出駁回A公司訴訟請求”的判決。嗣后,小趙要求回公司繼續上班,但被A公司拒絕。小趙拿出仲裁裁決給A公司看,要求按照仲裁裁決的內容執行。A公司則亮出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7條的規定。無奈,小趙認為是法院的不作為”導致了自己的權利裸露”在真空中得不到保護,提出申訴。
對于本案,法院判錯了嗎?沒有!因為根據民訴法不告不理”的原則,法院只能審查作出或支持或不支持原告訴訟請求的裁判,對訴訟請求之外的事項是不能越權審理的。雖然《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7條的規定導致了服從仲裁裁決不起訴的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護情形的出現,但這是立法和司法解釋的漏洞使然,作為僅能依法裁判的高級及以下級別的法院是不能在裁判中作出任何變通的。
那么,諸如小趙等雖然合法權益被勞動仲裁裁決予以保護卻因為不訴而最終又喪失法律保護的情形怎么解決?為了保護弱勢群體的利益和結合中國公民維權意識不強的現狀,審判實踐就突破民訴法不告不理”原則,給《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7條添個后綴:人民法院應對勞動仲裁裁決中的全部內容進行審理,并作出處理。這樣的審判實踐做法雖然違法,但由于保護了弱勢群體的利益和符合民眾維權要求,也得到了默認,潛移默化成了一種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通行做法,沒有人再去非議其合法合理性。
按說,上述做法符合存在即合理”的哲理和實踐原則,是不應該受到非議的。但是,在法治國家中,法治原則的最典型要求就是——有法必依,執法必嚴。不告不理”就是民訴法至高無上的原則性規定,我們審判實踐在沒有立法規定變更該原則的情況下,卻不但不適用該原則,還公然違反該原則,這符合法治原則要求嗎?既然原告方是針對自己不利的裁決才進行起訴的,如果全面審查后也變更了對他有利的實體裁決,這不是損害了他起訴時的可期待利益嗎?
所以,對經過仲裁裁決的勞動爭議案件,法院只能嚴格按照不告不理”原則審查原告的訴訟請求并作出裁判,不能為了保護權益受損方的利益就越權審理不是訴訟請求的事項,甚至違法作出支持被告利益的實體裁判主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高空拋物關多久
2020-12-01商標侵權侵權多少認定
2020-12-26保證金的擔保形式有哪些
2020-11-22什么是侵占罪,與盜竊罪有何不同
2021-02-07貨物質量糾紛能否終止買賣合同糾紛
2021-02-06二手汽車過戶步驟是什么
2020-12-26什么情況勞動合同可以中止
2021-01-30勞務派遣和合同制職工有什么區別
2021-02-04買人壽保險有哪些優勢
2021-02-09某保險公司船舶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1-30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可以理賠多少
2021-01-02買的分紅型保險,可以理賠嗎
2020-12-29孕婦摔傷為何不獲賠 保險公司以免責拒賠
2021-02-25怎么走出車險理賠誤區
2020-11-22青海殘保金如何計算
2021-02-15企業未繳納社會保險費用要面臨的強制征收法律風險
2021-03-16土地承包合同能隨意解除嗎
2021-01-02土地出讓合同能否保全
2021-01-21土地流轉補償協議是怎樣的
2020-12-02征收集體所有土地房屋拆遷委托書樣本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