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念。訴訟時效中斷是指因有與權利人怠于行使權利相反的事實,使已經過的時效期間失去效力,而須重新起算時效期間的制度。民法通則第140條規定,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訴訟時效以權利人消極不行使權利為前提條件,若此狀態不存在,訴訟時效即因欠缺要件,其已進行的時效期間應歸無效。
2.發生勞動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
(1)權利人之請求,指的是權利人于訴訟外向義務人請求其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權利人提出請求,使不行使權利的狀態消除,訴訟時效也由此中斷。關于請求的方式,法律無明文規定,應認為口頭或書面等能達請求效果的方式,均可使用。請求之相對人除義務人外,權利人若向主債務之保證人、債務人的代理人及財產代管人提出請求的,亦發生請求的效果。
(2)義務人的同意,是指義務人向權利人表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義務人的同意,亦即對權利人之權利的承認,故與請求發生相同之中斷時效的效果。同意的方式,對此法律未有限制,口頭或書面、明示或默示,均無不可,而且也不問義務人的同意是否有中斷時效的目的。同意之表示人原則上應為義務人本人,義務人的代理人于授權范圍內而為同意的,亦發生同意的效果,但保證人等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對主債務人不生同意之效果。同意之相對人,原則上亦為權利人或權利人之代理人,對第三人為同意,不生同意的效果。
(3)提起訴訟或仲裁,是指權利人提起民事訴訟或申請仲裁,請求法院或仲裁庭保護其權利的行為。訴訟之舉,是權利人行使權利的最為強烈的表示,故訴訟之日便是時效中斷之時。權利人若以有效的判決、裁定、調解協議等法律文書,向法院申請執行程序的,亦發生與起訴同等的中斷時效的效果。但是,權利人于起訴后又撤訴的,其起訴是否發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效果呢?法律沒有明確規定,通說認為,起訴已表明權利人行使權利的事實,即使撤訴也僅是放棄公力救濟,其內含請求之意思并未因撤訴而撤銷,故應視為與請求相同的發生中斷時效的效果。
3.勞動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律效果。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發生后,已經過的時效期間歸于無效,中斷事由存續期間,時效不進行,中斷事由終止時,重新計算時效期間。但如何確認中斷事由的終止,因事由的性質有別而有所不同:(1)因請求或同意中斷時效的,書面通知應以到達相對人時為事由終止;口頭通知應以相對人了解時為事由終止。在時效期間重新起算后,權利人再次請求或義務人再次同意履行義務的,訴訟時效可再次中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隱名股東身份的認定是怎樣的
2021-01-10交通事故律師收費標準,律師費誰出
2021-01-08專利侵權如何賠償
2021-02-10行政處罰決定書沒有按期送達可以撤銷嗎
2020-12-10監護人有權查看被監護人隱私嗎
2020-12-02中止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0-12-06婚內出軌是否影響財產分割
2021-03-01在建工程能為第三方辦抵押嗎
2021-02-28中介格式合同有什么陷阱
2021-03-25依法成立的合同自多久生效
2021-01-14倉儲物應該怎樣驗收
2021-02-03在超市摔倒的賠償責任是怎樣
2020-12-14校園欺凌會被開除嗎
2021-01-15房產土地贈與免稅嗎
2021-01-25民事訴訟法對于公益訴訟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132020疫情期間允許公司辭退員工嗎
2020-11-15能要回給妻子的彩禮嗎?
2020-11-26勞動糾紛一裁終局的情形
2021-03-06做了財產保全的就一定能執行嗎
2020-12-01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如何認定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