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是中國城鄉社會歷史變革中業已形成并不斷壯大的一個非常特殊的社會群體。“從理論上講,農民工是從農民中率先分化出來,與農村土地保持著一定經濟聯系,從事非農業生產和經營,以工資收入為主要來源,并具有非城鎮居民身份的非農化從業人員。”[1]我國的農民工主要包括進城務工農民、鄉鎮企業職工和失地農民。
在我國農村人口占全國總人口比例高達78%,農村現有可耕地資源相對缺乏的情況下,外出務工已成為農村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可以說,在目前的中國農村社會里,90%以上的青壯年勞動力都加入了“農民工”這個行列,留守家中的只是老人和小孩。農民工已成為城市建設與發展的主力軍。中國的城市化道路是農民工鋪就的,中國近代工業化的歷史是農民工譜寫的,農民工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柱梁。可以說,沒有他們就沒有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今天,就沒有中國現代化城市的繁榮與昌盛。
盡管農民工對我國社會的發展作出了如此巨大的貢獻,由于我國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制約及相關法律法規在實踐操作中存在諸多弊端等原因,農民工的合法權益仍得不到切實有效的維護。農民工問題已成為我國社會面臨的重大問題。它牽涉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工傷賠償即為其中最突出的問題之一。
當前,由于生產、生活條件的惡劣,農民工自身職業安全衛生意識的薄弱,及很多企業和雇主對安全防護設施及農民工安全健康的漠視,使農民工成為最容易受傷的一個群體。層出不窮的工傷事故及日益嚴重的職業病發病率,不斷削弱著農民工這個龐大群體的生產力。工傷是農民工面臨的最大威脅,而工傷事故發生后,工傷賠償就成為這個弱勢群體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工傷賠償問題的妥善解決,不僅關系到工傷農民工的身體康復及傷殘者本人與其家庭成員的生產生活,也事關整個社會秩序的穩定與后續發展。
我國目前對工傷農民工的保護,主要散見于《勞動法》、《民法通則》、《工傷保險條例》以及《企業安全生產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中。然而各相關法律法規在有關工傷賠償的具體規定上,存在著諸多不一致甚至是互相抵觸的地方,這使得農民工工傷賠償的落實受到了重重阻礙。從對我國農民工工傷賠償的現狀調查中可看出,目前主要有以下問題制約著農民工工傷賠償的實現:一是工傷認定難;二是“一調一裁二審”的單軌制索賠機制存在著缺陷;三是社會保障缺失,工傷保險覆蓋率低;四是強制執行難。
針對上述問題,在充分借鑒和利用西方發達國家有關工傷賠償的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文章提出了以下六大對策:一是完善我國工傷賠償歸責原則,明確工傷賠償責任;二是解決好工傷認定難的問題;三是改革不公正的“一調一裁二審”的繁冗的訴訟程序;四是健全和完善工傷保險制度等社會保障機制;五是多途徑、多方式解決執行難的問題;六是充分發揮各級工會在維護工傷農民工權益中的作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強制執行債權文書公證程序
2020-12-26涉外企業增資后還能享受哪些稅收優惠
2021-03-05口罩工廠需要什么條件
2021-03-19民事訴訟中法院應當再審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16自愿放棄房產聲明書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22人身損害賠償死亡賠償多少
2020-11-12如何正確認識離婚損害賠償制度
2021-02-27勞動者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是否必須要進行鑒證?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26離婚了簽署的借條有效嗎
2020-12-14商家銷售舊貨應否承擔質量責任
2021-01-26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案例:貨運保險糾紛案
2021-03-10駕駛證扣了12分出事故了能走保險嗎
2021-01-25車禍受傷保險公司賠多少錢
2020-12-21車禍保險公司怎么賠償傷者
2020-12-27保險法受益權是什么意思以及針對的對象
2020-12-01保險理賠多久到賬
2021-02-14保單的轉讓與質押規定
2021-01-12投保人的義務
2021-02-27承包林地有林權證嗎
2021-01-18土地轉讓流程,在農村是怎樣的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