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爭議仲裁時效規定
勞動爭議仲裁時效,是指當事人因勞動爭議糾紛要求保護其合法權利,必須在法定的期限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否則,法律規定消滅其申請仲裁權利的一種時效制度。
我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勞動仲裁時效如何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勞動報酬的索賠不受1年期間的限制。
《調解仲裁法》第27條第4款規定,“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如果雙方之間不是勞動關系,而是與勞動關系容易混淆的租賃、雇傭、承攬、委托等法律關系,則不適用本條款的規定。在合同關系存續期間內,有關價款請求權應適用2年的普通訴訟時效。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此條款中的“勞動關系”應當包括事實勞動關系。
勞動爭議關系終止的,勞動報酬爭議應在勞動關系終止后1年內提出。
此處的終止應理解為包括解除,即勞動報酬的爭議,應當在員工離職后1年內提出。但《調解仲裁法》對此1年期間省略了許多筆墨。筆者認為,勞動關系終止后的1年期間仍屬于勞動仲裁時效,可以根據《調解仲裁法》第27條第2款和第3款的規定發生中斷、中止。理由有三:
其一,追索拖欠勞動報酬屬于債權請求權的行使,且具有明顯的財產屬性,理論上應受勞動仲裁時效(其性質是訴訟時效)條款的調整。
其二,在勞動關系中,勞動者相對于用人單位具有相當的從屬性,《調解仲裁法》規定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追索勞動報酬案件豁免適用時效條款;但勞動者的從屬性會隨勞動關系終止而消失,此時理應恢復仲裁時效條款的適用。
其三,從實踐上看,勞動關系終止后,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之間會就勞動報酬等事宜進行匯總清算,勞動者會知曉用人單位是否拖欠其勞動報酬。因此,可以認為《調解仲裁法》將“勞動關系終止之日”推定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從該日起1年內主張權利正是契合勞動仲裁時效的本意。
因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產生的爭議,如果用人單位不能證明勞動者收到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書面通知時間的,勞動者主張權利之日為勞動爭議發生之日,即時效從勞動者主張權利時才開始計算。
如果你正遭遇勞動爭議仲裁事件,有必要仔細閱讀其中資料結合自身實際考慮,若是你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抗辯權是形成權嗎
2021-02-03政府征地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1-28夫妻共同財產和夫妻個人財產的界定
2021-02-28訴訟離婚訴訟狀怎么寫
2021-02-09普通行政案件簡易程序是當庭宣判嗎
2021-01-16專門人民法院可以審理行政案件嗎
2020-12-18就業協議的有效期限怎么算
2021-03-16違約責任是財產責任嗎
2020-12-15強制執行時效是兩年嗎
2021-02-03違反治安管理立案能撤銷嗎
2020-11-11從業人員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應當提前多久申請
2020-12-29離職補償金如何能獲得
2021-02-16事實勞動關系的認定
2021-03-16產品責任保險條款(中、英文)
2020-12-25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應該如何運用
2020-12-12對無過錯車主未投強制險應如何擔責的思考
2020-12-12酒后駕車被撞死 保險公司可拒賠?
2020-12-02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單證和標志管理的通知
2020-11-26外資保險公司可以在中國設立分支機構嗎
2021-02-28保險公司可以區別定價嗎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