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回放
2014年5月4日節后第一天本報記者接待番禺區某公司一位HR負責人來訪,一員工因私自帶材料利在上班時間利用公司條件加工私人飾品,事后被公司發現,公司領導要求HR部門對該員工進行處罰。公司HR負責人經查閱公司規章制度后,發現規章中獎懲條例中有“員工工作時間私自攜帶材料加工個人物品的,一次罰款500元,從當月工資中扣除”的規定?,F該公司HR負責人在執行中遇到難題,如果該員工是依公司“克扣”工資為由要求公司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公司這樣操作是否存在風險,公司的規章制度中對員工作出罰款的規定是否有法律依據?帶著這個問題,本報記者專訪了廣東港宏律師事務所鄭賢春律師和劉彥林律師。
律師說法
兩位律師分析認為,公司雖然在規章制度中明確了“工作時間私自攜帶材料加工個人物品的,一次罰款500元,從當月工資中扣除”的規定,但這一規定是否可以作為處罰員工的依據,員工是否有權依公司“克扣”工資為由要求公司承擔相關法律責任?首先需要確定該項規定是否合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條的規定,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勞動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公司建立的該項規定是否依法建立,需要法律有明確的規定,這就涉及到公司是否享有對員工進行罰款的處罰權。
根據《勞動部關于印發對〈工資支付暫行規定〉有關問題的補充規定》第三條的規定,《規定》第十五條中所稱“克扣”系指用人單位無正當理由扣減勞動者應得工資(即在勞動者已提供正常勞動的前提下用人單位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準應當支付給勞動者的全部勞動報酬)。不包括以下減發工資的情況:(1)國家的法律、法規中有明確規定的;(2)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中有明確規定的;(3)用人單位依法制定并經職代會批準的廠規、廠紀中有明確規定的;(4)企業工資總額與經濟效益相聯系,經濟效益下浮時,工資必須下浮的但支付給勞動者工資不得低于當地的最低工資標準);(5)因勞動者請事假等相應減發工資等。根據以上(2)、(3)項的規定,公司如果將“員工工作時間私自攜帶材料加工個人物品的,一次罰款500元,從當月工資中扣除”的規定經法定程序載入規單制度的,公司在該員工違反規章制度符合該項規定的,公司自該員工當月工資中扣除罰款,不屬于《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五條和《廣東省工資支付條例》第五十四條第(五)項“克扣”工資的范圍。
律師介紹說,目前實踐中一種觀點認為公司無權對員工進行罰款,理由是《企業職工獎懲條例》(下簡稱《條例》)已經廢止,公司對員工進行罰款沒有法律依據,兩位律師認為《條例》的廢止有很多因素,包括在計劃經濟時期的招工限制、員工違紀行為的申訴處理程序、企業對員工工作崗位調整的行政強制性等均帶有很強的行政干預特征,伴隨著《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的施行,將企業用工權交由企業、員工與企業成為市場平等的主體,原來存在的固定工過渡為合同工,《條例》不得不退出歷史的舞臺。另從《條例》的適用范圍分析,該《條例》第三條明確規定,本條例適用于全民所有制企業和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的全體職工。所以,即便是《條例》不被廢止,也不適用本案中所指的公司;其次,從《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中也沒有禁止公司對違紀員工進行罰款的規定,在法律沒有明確禁止的情況,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條規定,在公司制定規章制度時對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或者重大事項時,經民主程序和公示或告知勞動者等程序,視為公司與員工達成的一種協議,根據意思自治原則,在協議內容不違反《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的,應當尊重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認定規章制度合法有效。
律師介紹說,2013年5月1日起可以說在廣東省范圍是用人單位罰款權的分水嶺。在2012年11月29日廣東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八次會議通過,2013年5月1日起開始施行的《廣東省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第五十一條明確規定,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規定了罰款內容,......,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且用人單位對勞動者進行罰款的行為逾期未改正的,勞動行政部門有權處以每人2000至5000元的處罰。一直倍受爭議的用人單位罰款權重于在廣東省內壽終正寢,2013年5月1日以后用人單位將無權對違紀員工進行罰款處罰。
但律師認為,《廣東省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為地方法規,僅在廣東省范圍內有效(但特區有例外規定除外,如在深圳市依法設立的公司目前仍享有對員工的罰款權),對全國其他地方并無約束力,如無相關新的規定,用人單位仍然有權在依法制定的規章制度中規定罰款的內容作為對勞動者違紀行為的懲戒和約束。所以說,企業對員工的罰款權,在法律、法規沒有明確之前,不能犯機械論的錯誤,搞一刀切,具體情況,要結合企業所在地的地方性法規或規章相關規定來操作。
最后,律師建議:雖然在廣東省內用人單位不得在規章制度中規定對違紀勞動者的罰款內容,但可以通過完善相關制度,如績效制度、獎懲制度、薪酬制度使公司的管理體系更加科學和人性化,在對違紀員工進行處分時,做到處罰有據,不僅保障了企業的正常經營秩序,而且維護了勞動者的合法利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交通事故如何申請財產保全查封對方車輛,需要注意什么
2020-11-20多家企業出資成立新公司如何設立股東會
2021-01-13域名相似是否構成侵權
2021-02-03合伙財產質押的主管機關是誰
2021-02-12法院辦取保開庭怎么判
2021-03-12爺爺奶奶有探望權嗎
2021-03-01仲裁委裁決下來養老,單位仍然不給怎么辦
2021-03-22公款轉賬時間限制嗎
2021-03-02房屋買賣抵押權還在嗎
2021-02-06購買汽車合同效力如何
2021-02-03超市雇員受傷責任承擔,由誰負責
2021-03-10常見的購房小誤區有哪些
2020-12-25房子解押和過戶可以同時進行嗎
2021-01-03被房屋中介騙了找誰
2021-01-02解除勞動合同最多賠償多少個月
2021-03-03試評勞動教養制度
2021-01-08關于建筑工程團體人身意外傷害險的法規
2021-03-22近因原則在保險糾紛中如何適用
2021-01-07商業保險和社會保險的差別有哪些
2020-11-20保險利益的含義是什么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