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一)當事人一方以欺詐、脅迫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的;(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利益的,集體或第三方
(3)以法律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盡管中國法律對無效合同的處理作出了原則性規定,現實中的無效情況要復雜得多,法官在司法實踐中應根據法律原則規定的意圖處理具體情況
首先,歸還財產應適用歸還原則。合同已經履行或者大部分已經履行,標的物符合行業標準或者約定的使用標準的,合同無效后的處理不適用返還原則,應當折價返還。返還標的物造成明顯不公平的,視為該財產不能返還,應當賠償標的物的價值損失或者減少。標的物已經使用,不能再反映其原貌或者價值的,受害人可以在返還原物的基礎上賠償其他損失;或者,如果有過錯的一方繼續使用,則應采用返還(賠償)的方式來補償受害方的經濟損失。其次,無效合同,如主體資格被取消,應視為有效合同。因主體資格不合格導致合同無效,但合同已全部或部分履行的,按照有效合同原則處理。主要原因是主體資格的無效與合同履行后果的喪失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只要合同的履行是當事人真實意思的表達,交易的真實性就不能因為合同無效而被否定,交易的基本法也不能被人為否定。合同雙方輕微違約可能導致合同無效;雙方的違法情況使合同無法繼續履行,導致合同無效,但大部分合同已經履行;如果雙方有違法情形,但本合同已履行,或存在其他類似情形,則按有效合同處理原則處理,并根據雙方在簽訂和履行合同時的過錯和過失合理分擔雙方的民事責任
總之,無效合同制度體現了公私權利之間的利益沖突和妥協。只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才能成為認定無效合同的依據。不同的強制性條款對合同效力具有不同的規范效力,違反合同所產生的法律效力也不同。因此,司法機關應強調法律的應用與時代同步。在當代,特別要堅持公私兼顧、優先私權、鼓勵交易的原則,盡可能多地考慮辨認和處理的社會效應。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因違反強制性規定而導致無效合同的發生。確認無效合同時應注意什么
1。合法性和有效性原則不(違反)法律。法國法律認為,“如果不能確定它不是無效的,可以確定它是有效的”[2],這可以作為中國立法的參考。只有當法律、行政法規明確規定違反強制性規定的合同無效時,合同才被視為無效。否則,它不會無效。這就是所謂的“免責”。已經成立的合同,只要合同中沒有妨礙合同效力的法律原因,就應當依法認定合同有效。這不僅統一了確定合同效力的標準,而且充分尊重了合同當事人的意愿。同時,它也減少了無效合同的范圍,鼓勵交易。它不僅在法學理論上是可行的,而且在司法實踐中也是可行的。認真區分地方性法規和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合同的無效,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和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為依據,不得以地方性法規和行政規章為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條(一).違反法律、行政法規一般規定的合同不再認定無效,原因是一些地方性法規、部門規章與各部門、各地方的利益相混淆,帶有一定的地方、部門保護主義色彩作為確定合同無效的依據,它必然導致交易禁止、民事活動處處陷井、無限制的行政干預和當事人的困難[3]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發布的行政法規中涉及國計民生和國家重大利益的強制性規定(如外匯、外貿管理規定)有司法解釋的,違反上述規定的合同,在升級為法律、行政法規之前,按照司法解釋的規定確認為無效;沒有司法解釋的,以“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為由確認為無效根據具體情況,在《合同法》第52條第(4)項中[4].如果以合同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為由機械地宣布合同有效,當當前的立法活動滯后時,將產生非常惡劣的社會影響。
3.一般來說,合同無效的判定應以當事人的請求權,法官不應輕易地主動作出判斷和宣告。要求他人作為或不作為的權利是實體法上的一種請求權。根據合同法理論和合同法關于合同效力的相關規定,合同應在法院之前生效rt認定合同無效。除非合同必然無效,否則法官通常認為合同有效。只有當一方當事人向法院提出請求或索賠以確定合同無效時,法院才能確認合同無效。但是,如果合同損害了國民利益,則為了保護或社會公共利益,法院可以主動確定其無效性,因為沒有合同無效的索賠主體。提交人認為,這并不是說法院可以積極干預任何合同的效力,而是因為沒有合同法的主體除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的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外,法院不應主動承認和宣告合同無效,這不僅尊重了當事人的意愿,而且達到了穩定交易關系、鼓勵交易的目的4.法官應謹慎行使解釋民事行為效力的權力。在司法實踐中,如果當事人不主張合同無效,則確認合同無效是法官自由裁量的結果。鑒于合同的有效性或無效性合同在案件處理上存在較大差異,法官在根據《最高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三十五條第一款行使民事行為效力解釋權時應格外謹慎由于明顯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合同無效,法官不應對此進行解釋,因為在本案中,合同無效的判定是法官自由評估證據的結果,一審、二審法院和不同法官的理解將不同,可能導致不同的案件處理結果
5.認識到啟動司法程序和啟動行政處罰程序以確定無效合同之間的區別。如果當事人違反某些強制性規范,他們可能會受到行政處罰甚至刑事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共同犯罪特征有哪些
2021-01-03購買使用盜版產品算侵權嗎
2021-01-14擔保人被拉黑怎么解決
2020-11-29自愿離職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嗎
2020-12-22AA制夫妻婚內財產協議注意事項
2020-12-20交通事故認定書出來后對方申請復核影響拿車嗎
2021-01-12設立商業銀行分支機構,營運資金額有限制嗎
2021-03-13買賣合同中關于擔保合同只主要規定有哪些
2020-11-23哪些勞動爭議可由調解委員會調解
2020-12-03投保前最關心的有哪些事
2021-03-26無證駕駛造成人員傷亡 保險公司應賠償
2021-03-12汽車被淹該怎么理賠
2020-11-11投保人虛報年齡,保險公司是否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8上班路上被人撞傷住院,可以認定為工傷嗎
2020-12-29公證保險賠償索賠注意事項
2021-01-02我有一塊出讓土地可以申請建房嗎
2021-01-09棚戶區模擬拆遷可以拒絕嗎
2020-11-19征地拆遷補償和戶口有關系么
2020-11-29征收范圍內的無證房,有拆遷補償款嗎
2021-01-29住宅改為營業房,遇到拆遷該如何補償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