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通常喜歡在合同中約定滯納金,但在發(fā)生爭議后,他們無法獲得法律支持。由于滯納金不反映民事責任的形式,在民法上沒有法律依據,因此不能予以支持。許多當事人經常就違約金和滯納金等相關法律問題進行咨詢。我擔任法律顧問的公司也混淆了違約賠償金和滯納金的使用。在這里,我對違約金和滯納金做一個簡單的分析。違約金是指一方在違約時,根據雙方的協議或法律的直接規(guī)定,應向另一方支付的款項。違約金的標準為金錢,但當事人也可以約定,違約金的標的物為金錢以外的其他財產。違約金的設立是為了保證債務的履行。即使對方沒有遭受任何財產損失,也應按照法律或合同的規(guī)定支付違約金。《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一款規(guī)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按照違約行為向另一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違約損失賠償金額的計算方法。”
違約金規(guī)范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法律關系。就違約金的類型而言,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法定違約金,另一種是約定違約金。法定違約金是指一方違約時按一定金額或比例向另一方支付的違約金。法定違約金可以是一定數額,也可以是一定比例。約定違約金是指雙方約定支付金額和條件的違約金。由于違約金被視為雙方對后續(xù)損失的預先估計,因此約定的違約金金額可能與實際損失不同。只要不低于或高于實際損失,就應該允許這種差異。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低于或者超過實際損失的,根據合同法的規(guī)定,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增加或者適當減少違約金。滯納金是指國家對公民征收的懲罰性金額,法人和其他組織為了維護社會公共利益,保障國家職能的順利實現,遲延履行法定納稅義務的
目前,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滯納金僅存在于稅、水、電、氣等公用事業(yè)收費中,這些項目的收費主體是國家行政機關或者國家授權管理公用事業(yè)的事業(yè)單位。這些主體與納稅人之間建立的法律關系是縱向法律關系和從屬法律關系。在這方面,滯納金顯然具有國家公共權力的性質。滯納金的存在基礎是國家主權,道德基礎是社會公共利益高于公民個人利益,實施基礎是國家公共權力。托收的前提是付款人超過法定期限不履行義務。因此,滯納金是懲罰性的,是國家強制的
建議在簽訂合同時,我們仍應適用有法律依據的違約金條款,并且不再適用滯納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鎮(zhèn)政府有執(zhí)法權嗎
2020-11-15警察在實習期的能不能給處分
2021-02-19勞動法規(guī)定有年終獎嗎
2020-12-24入室盜竊并殺人怎么判刑
2020-12-02改裝車輛需要什么手續(xù)
2021-01-04如何收養(yǎng)非婚生子女
2021-01-20子女對老人有哪些贍養(yǎng)義務
2020-12-24分居后還貸法律怎么規(guī)定
2021-02-09代位繼承的取得要求是什么
2020-11-07把房產贈與給孩子算財產轉移嗎
2021-01-01勞動仲裁輸了怎么賠償
2021-01-04股東離職是否有競業(yè)限制
2021-01-30事實勞動關系屬于勞動關系嗎
2021-03-21雇傭關系有經濟補償嗎
2021-01-13勞動爭議調解不成有哪些情況?
2020-12-30意外傷害的保險有哪幾類
2020-11-16產品責任中警示的內容是什么
2020-12-08保險合同變更條款及事項的變更是如何的
2021-02-28欺騙誘導買保險如何維權
2021-01-18婚內買保險的受益人可以是外人嗎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