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自上世紀60年代后,科技革命推動生產力的發展、社會分工的擴大和深化,經濟部門的相互聯系日益密切,產業結構調整加快,經濟全球化迅猛發展,服務業發展因此在世界經濟中脫穎而出。伴隨著服務型經濟的發展,國際貿易逐漸從貨物貿易轉向服務貿易。進入21世紀,國際服務貿易保持穩步發展態勢,在2007年更是達到32600億美元。增長速度也達到了18%。中國作為世界貿易大國,在服務貿易這一新興貿易方式上發展又如何呢?筆者對此進行了分析。
二、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改革開放以后,隨著國民經濟體系的完善發展,各方面的配套設施日益健全,特別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對商業服務的需求激增,極大地促進服務業繁榮。服務業的穩步增長推動了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而世界范圍內服務貿易的飛速發展更是一股強大的推動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的外部力量。但是我國服務業發展仍然遠遠落后世界其他國家。
(一)服務貿易主要集中于傳統服務業。
我國服務貿易的出口仍以傳統的旅游、運輸服務等勞動密集型行業為主。2006年旅游和運輸兩項共占服務貿易總額的60%。旅游業是我國服務貿易的第一大產業,2006年旅游業的出口額和進口額分別是243.22億美元和339.49億美元,占整個服務貿易出口總額的33.84%,進口總額的26.61%。運輸服務是服務貿易的第二大產業,2006年其進出口額也分別343.69億美元和210.巧億美元,分別達到34.26%和2298%。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主要集中在傳統的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優勢部門上,而在技術含量和增值率較高的保險服務、金融服務、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專有權利使用費和特許費、咨詢等服務貿易領域呈現出貿易逆差,反映出我國在知識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等領域較為落后,而這正是現代服務業的特征。
(二)總量規模較小,開放程度較低。
改革開放以來,盡管中國服務貿易增長較快,從1982年到2006年的25年間,中國服務貿易出口增速約為全球平均水平的兩倍。但中國服務貿易總量規模仍然較小.服務業是服務貿易的基礎。近幾年,由于中國外資流人主要集中在制造業等第二產業,另外,中國大部分服務領域(如電信、運輸、金融和保險等)主要以國有成份為主,缺少必要的市場競爭,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中國服務產業的發展速度,造成服務貿易和貨物貿易的非均衡發展。2006年中國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僅為5%。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不同意管轄裁定怎么辦
2020-12-15房產繼承公證書有期限嗎
2020-11-26人死亡后婚姻關系如何解除
2020-11-26如何證明個人財產與債務無關
2021-01-16合同的保全包括哪幾種措施
2021-02-22民工在施工中誤傷工友需要賠償嗎
2021-02-27房屋所有人可以為他人設立居住權嗎
2021-03-22社會保險能否定為勞動關系依據
2021-01-26強制調崗可以不上班嗎
2021-01-28壽險如何理賠,保險金是否可以作為遺產繼承
2021-01-18老人購買壽險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1-03-06法律對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3人身保險合同的形式有哪些
2020-11-21保險合同格式條款的效力
2021-01-15佛山市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1-31騙取生育津貼如何處罰
2021-03-17不計免賠特約條款如何使用
2021-02-15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都有哪些
2021-01-05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舉證責任時怎樣劃分的
2021-03-03什么是車輛劃痕險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