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人在救助成功后有權獲得的報酬即救助報酬。
請求救助報酬的前提是:實施了海難救助,而且救助有成果。“無效果,無報酬”是海難救助中的一項基本原則。所謂救助有成果,是指通過救助作業,被救助的財產全部或部分價值得以保全,并回到被救助方手中。“無效果,無報酬”原則的意義在于鼓勵救助人奮力搶救海上遇險船舶或者其他財產,體現了海上救助的精神實質。
但近年來,由于對環境保護的重視加強,又提出了“特別補償”的概念。海商法規定,對構成環境污染損害危險的船舶或者船上貨物進行的救助,可根據情況得到救助費用以外的特別補償。特別補償的支付不以救助取得成果為前提。只要是對存在環境損害危險的船舶或船上貨物進行了救助就有權取得。但任何情況下,特別補償只有在超過救助方能夠獲得的救助報酬時才能支付,且支付金額為特別補償超過救助報酬的差額部分。
(二)確定救助報酬應考慮的因素
1.船舶和其他財產的獲救價值;
2.救助方在防止或者減少環境污染損害方面的技能和努力;
3.救助方的救助成效;
4.危險的性質和程度;
5.救助方在救助船舶、其他財產和人命方面的技能和努力;
6.救助方所用的時間、支出的費用和遭受的損失;
7.救助方或救助設備所冒的責任風險和其他風險;
8.救助方提供救助服務的及時性;
9.用于救助作業的船舶和其他設備的可用性和使用情況;
10.救助設備的備用狀況、效能和設備的價值。
但無論如何,救助報酬不得超過船舶和其他財產的獲救價值,即獲救后的估計價值或實際出賣的收入,扣除有關稅款和海關、檢疫、檢驗費用以及進行卸載、保管、估價、出賣而產生的費用后的價值。
(三)救助報酬的減少或取消
由于救助人的過失致使救助作業成為必需或者更加困難的,或者救助方有欺詐或者其他不誠實行為的,應當取消或者減少向救助方支付的救助款項。
(四)救助報酬的承擔與分配
1.救助報酬的承擔。救助報酬應該由獲救的船舶和其他財產的各所有人,按照船舶和其他財產各自的獲救價值占全部獲救價值的比例承擔。各方之間不負連帶責任.。
2.救助報酬的分配。參加同一救助作業的各救助方的救助報酬,應當根據法律規定的確定救助報酬應考慮的各項因素,由各方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可以提請受理爭議的法院判決或者經各方協議提請仲裁機構裁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以下情況離婚,會被判凈身出戶!
2021-01-24征收房屋應先補償后搬遷
2021-02-20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不服怎么處理
2021-02-20怎么解除勞務合同
2021-03-03沒有簽勞動合同申請勞動仲裁需要請律師嗎
2021-03-02離婚證據有哪些
2020-11-12工傷贍養費老人可以領多久
2021-03-13回購房要點有哪些
2020-12-26買賣村民自住房的合同有效嗎
2020-11-07入職被發現畢業證是假的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3-172013年最新工資改革調整方案
2021-03-21房屋火災意外險多少錢
2021-01-242020年航班取消賠償標準
2020-12-31再保險合同的分類具體有哪些呢
2021-03-22哪些情況投保人需如實告知
2020-12-04保險公司審核傷殘鑒定要多久
2021-03-25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2021-01-07關于取消國際貨運代理企業名稱變更審批規定的通知內容是什么
2021-01-12車輛是否可以重復投保?
2020-11-10個人土地承包合同書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