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位陶汰制解除勞動合同合法嗎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用人單位采取未位陶汰制解除勞動合同的,如果能證明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是合法的,但需要支付一個月工資作為補償。
第三十九條?【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過失性辭退)】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四十條?【無過失性辭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二、勞動合同的終止條件可以約定嗎
不可以。
在勞動合同的終止條件的約定上,法律有限制性的規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規定了勞動合同期滿的、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等六種勞動合同終止的情形。也就是說除了以上這些法定情形,單位不得假以“協商一致”的名義另行約定終止條件。
雖然法律規定,除了必備條款以外,勞動合同的雙方當事人還可以就試用期、培訓、保密事項、補充保險等事項進行約定,但這并不等于任何事項都是可以納入自由約定的范圍的,比如少數單位在勞動合同中約定,發生因職工操作失誤造成的工傷事故概不負責、不為職工繳納社會保險等等,即使這樣的約定條款,職工事先是同意的,但因為約定的事項與相關法律法規相抵觸,因此屬于無效條款,沒有法律效應。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用人單位采取未位陶汰制解除勞動合同的,如果能證明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是合法的,但需要支付一個月工資作為補償。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濟寧汶上交通違章多久處理
2020-11-28可以對家暴行為提起訴訟嗎
2021-02-19老人有退休金能主張贍養費嗎
2020-12-31民事案件延長審限的適用情形
2021-02-24交通事故怎么確定鑒定機關
2020-11-17房屋抵押后可以設置居住權嗎
2021-01-06過錯方起訴離婚孩子怎么判
2020-11-29政府可否要求撤銷行政協議
2021-03-01單位集資房什么時候能上市買賣
2021-03-23競業限制離職不補償是否生效
2020-12-29停崗留薪人員年限到了后還能回原單位上班嗎
2021-01-15勞動爭議仲裁和解與仲裁調解的區別
2020-11-25員工怎么辦理辭職,單位辭退員工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3出口產品責任險理賠案例
2021-03-08人身保險的保險標的是指什么
2021-01-02保險合同可以解除的情形及其后果
2021-03-19廣西保監局:新型人身保險不宜與金融產品片面比較
2021-02-13二手車買賣遭遇保險“真空地帶”
2021-01-25患白血病遭保險公司拒賠
2021-03-17自殺是否可以得到保險賠償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