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變化,致使某些條款內容需要調整,這種調整勞動合同部分內容的法律行為,就稱之為變更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變更勞動合同應遵循的原則,也是平等自愿,協商一致和符合法律等三項原則。
變更勞動合同主要有兩種情形,一是依據法律規定提起變更合同,簡稱法定變更。如:根據《勞動法》第二十六條第三項規定,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時,雙方應就變更合同進行協商。《關于貫徹執行〈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三十七條規定,用人單位發生分立或合并后,分立或合并后的用人單位可依據其實際情況與原用人單位的勞動者遵循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的原則變更、解除或重新簽訂勞動合同。此種情況下的重新簽訂勞動合同視為原勞動合同的變更。如用人單位屬于這種分立或合并的情況,可以依據上述規定變更合同。二是依據勞動合同的約定提起變更合同,簡稱約定變更。只要合同中約定了變更勞動合同的條件,當該條件出現時,雙方就應就變更合同事項進行協商。
知識拓展:
勞動合同變更的情形
1、根據本條的規定,在一般情況下,只要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即可變更勞動合同約定的內容。這就是說:首先,勞動合同是勞動關系雙方協商達成的協議,當然也可以協商變更;對于勞動合同約定的內容,只要是經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而達成的,都可以經協商一致予以變更。其次,對變更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之間應當采取自愿協商的方式,不允許合同的一方當事人未經協商單方變更勞動合同。一當事人未經對方當事人同意任意改變合同內容的,在法律上是無效行為,變更后的內容對另一方沒有約束力,而且這種擅自改變合同的做法也是一種違約行為。再次,勞動合同的變更只是對原勞動合同的部分內容作修改、補充或者刪減,而不是對合同內容的全部變更。對勞動合同所要變更的部分內容,當事人雙方通過協商后,必須達成一致的意見。如果在協商過程中,有任何一方當事人不同意所要變更的內容,則就該部分內容的合同變更就不能成立,原有的合同就依然具有法律效力。最后,在變更過程中必須遵循與訂立勞動合同時同樣的原則,即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協商一致、誠實信用的原則。
2、根據本法第四十條第三款的規定,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用人單位在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由此可以確定,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是勞動合同變更的一個重要事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驅逐出境適用哪些范圍
2020-12-30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如何確定管轄法院
2021-01-19法定收養與事實收養有什么不同?
2021-03-18涉外離婚一方不同意怎么辦
2020-12-27新工藝是否可以申請專利權
2021-03-07專利權人請求自己的專利宣告無效可以嗎
2021-02-09交通事故鑒定費是不是保險公司出的
2021-01-23出交通事故全責能否申請工傷
2020-11-09申請強制執行多少天能拿到錢
2021-03-08中國人之間結婚手續是什么
2021-03-13什么是婚姻自由,婚姻自由的保護措施是什么
2021-02-06案外人無法通過執行異議之訴救濟時可不可以提起另案訴訟
2020-11-16緊急拘留是什么意思
2021-01-04臨時停車多久算違章
2021-01-18勞務合同應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3出車禍意外死亡意外保險能賠多少錢
2021-03-23家庭財產險的保險范圍可分為哪幾類
2021-01-10私家車投保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情
2021-02-24保險公司的不同形式有哪些
2020-12-30保險經紀人具有哪幾種組織方式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