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變更或可撤銷合同的類型有哪些
根據《民法通則》、《合同法》的規定,我國可撤銷或可變更合同的種類有:
1、可變更或可撤銷合同中受損一方行使撤銷權或變更權的合同,是指權利人即受欺詐、脅迫方以及被重大誤解、顯失公平、乘人之危方的撤銷權。
《民法通則》)第59條規定:“下列民事行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關予以變更或者撤銷:
(一)行為人對行為內容有重大誤解的;
(二)顯失公平的。被撤銷的民事行為從行為開始起無效。”
《合同法》第五十四條規定:“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但是,受欺詐、脅迫以及被乘人之危方的行為是無效還是可撤銷?《民法通則》將其規定為無效的民事行為,而《合同法》將其規定為除損害國家利益的外,為可撤銷的民事行為。權利人即受害方有選擇民事行為效力的權利,可以保持其繼續有效,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該民事行為而歸于無效,進一步體現了合同自由的原則。
2、與善意相對人訂立的可撤銷合同,是指效力待定合同中善意相對人在對方為追認前行使撤銷權而形成的可撤銷合同。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此時,善意一方行使撤銷權,便形成了可撤銷合同。
3、贈與人行使撤銷權形成的可撤銷合同。《合同法》第192條規定:“受贈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
(一)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
(二)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
(三)不履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
贈與人在法定情形之下,可以單方行使撤銷權利,使民事法律行為溯及地消滅,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恢復到未發生時的狀態。其目的在于保護權利人即贈與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關系的穩定。
以上內容就是小編對可變更或可撤銷合同的類型有哪些問題進行的解答,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交通事故認定須知
2020-11-28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有哪些
2021-03-02涉外婚姻的法律效力如何
2021-03-23交通事故認定后有異議超過了三天怎么辦
2021-03-25開庭后調解成功的訴訟費由誰承擔
2021-03-11什么條件下房產證過戶無效
2021-03-17裝修合同到期未完工業主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23用人單位怎么舉證
2020-11-27在什么情況下要支付經濟補償金
2020-12-10開發商未按時交付房屋,違約金應如何計算
2020-12-08公共交通意外險的保險待遇
2021-01-22產品質量責任保險中投保人與被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0-11-25產品責任險條款(國內)
2020-11-20兩歲小孩被撞輕傷住院四天保險公司一般陪多錢
2021-03-23買的分紅型保險,可以理賠嗎
2020-12-29旅游意外險條款
2020-11-28車輛未按時年檢保險公司一定不用賠償嗎
2021-03-11出現車禍怎么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1-16什么是互聯網保險
2020-12-13交通事故有人傷交警協商處理保險公司人需要到場嗎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