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針對你的問題答復兩點:第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六條規定,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并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文本上簽字或者蓋章生效。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包括變更后的勞動合同文本,法律規定均要求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若用人單位提供的勞動合同文本未載明本法規定的勞動合同必備條款或者用人單位未將勞動合同文本交付勞動者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我知道,現在好多單位有保管職工勞動合同書的“習慣”,目的各不相同,但不管怎樣,這顯然不是個好習慣。
第二,用人單位為勞動者辦理社會保險是一項法定義務,企業不得通過約定的方式剝奪勞動者依法享有的保險權利。《社會保險法》的出臺更是進一步從立法上明確了勞動者享有的保險權利是一項絕對權利,社會保險具有強制性,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保險費用,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法定責任和義務,即便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雙方真實合意也不能規避這一強制規定。只要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依法確立了勞動關系,用人單位就必須參加社會保險,按照社會保險的項目、保險費繳納的方式和標準等為員工辦理社會保險的相關手續。因單位未繳納社會保險而導致勞動者遭受損失的,用人單位應予賠償。
這里也應提醒勞動者,千萬不要貪圖眼前利益而同意單位以現金方式代替社保費,包括同意以自由職業者身份繳納社會保險。這樣與企業為勞動者繳納的社會保險相比,記入個人賬戶的費用相對較少,勞動者未來享有的養老保險待遇也當然減少。同樣需要提醒單位的是,作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以現金代替繳納社會保險的約定是無效的,不能企圖通過這種方法規避繳納社會保險的義務,一旦爭議發生,單位不僅要為勞動者補繳社會保險費、報銷醫療費等,還有可能被有關行政部門追繳滯納金和罰款,給企業帶來更大的經濟損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不服勞動仲裁怎么處理
2021-03-19老工傷人員申請工傷認定需要提供哪些資料
2021-02-28農民工死亡一次性賠償有什么
2021-03-23連帶責任的內容有哪些
2021-02-03定金和訂金區別,哪個可以退
2021-01-28股票被保全后還能交易嗎
2020-12-06交通事故車物定損要注意什么
2020-12-07夫妻財產約定協議公證的法律效力怎么樣
2020-11-25合同中是否有必要約定合同主體
2021-03-06霸王條款是合同欺詐嗎
2020-11-29繼承權受到侵害該怎么保護
2020-11-16房屋中介居間不成功能求償嗎
2021-01-15勞務合同應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3公司倒閉如何不賠償員工
2021-03-03勞動人事爭議是一裁終局嗎
2020-11-23免責條款不說明保險事故就不免責
2021-02-10投保車險如何獲得無賠款優待
2021-02-22保險理賠的方式有幾種
2021-02-05化名的保單有效嗎
2020-11-09最高法民二庭負責人解讀保險法解釋(二)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