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2004年3月,李某兩夫妻因外出打工,將自家飼養的一頭耕牛委托其朋友戴某看管,期間,戴某將該牛以1200元的價格賣給了外鄉的張某,用于歸還債款。李某春節回家后,得知戴某將自家的耕牛賣給了張某,遂以戴某為被告、張某為第三人告上了法庭。主張戴、張之間的買賣合同無效,要求張某返還耕牛。
[分歧]
本案在審理中,對戴、張之間的賣買合同是否有效,存有兩種不同的意見:一種意見認為,戴某將耕牛賣給張某,未得到耕牛所有人李某事后的追認,也未取得處分權,因此,賣買合同無效,應由張某將耕牛返還給李某。另一種意見認為,張某并不知道戴某沒有所有權或處分權,張某向戴某購買耕牛,并已實際支付了1200元錢,屬善意取得,不管李某事后是否追認,也不管戴某是否取得處分權,均不影響賣買耕牛合同的效力。張某可不返還耕牛。
[析法]
關于出賣他人之物的合同效力問題,在學界主要存有三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合同無效說。該說以給付不能為理論基礎而認為:由于出賣人對標的物沒有所有權或處分權,無法履行給付合同標的,應認定合同無效。
第二種觀點,效力待定論。該說認為,出賣他人之物,屬無權處分行為。依《合同法》第51條之規定,在權利人追認或處分人嗣后取得權利之后,該合同的效力為有效;在權利人拒絕追認或處分人事后沒有取得權利的情形下,該合同無效。
第三種觀點,合同有效說。該說認為,買賣合同的出賣人既非標的物的所有人,又非標的物的有處分權人,出賣他人之物合同仍然有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買賣合同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條規定:“合同訂立時出賣人無權處分合同標的物的事實本身,并不影響合同的效力。在前款情形中,出賣人不以取得標的物的所有權或處分權并交付于買受人的,出賣人應承擔違約責任。買受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請求損害賠償。”
筆者同意上述第三種觀點,理由是:
1、雖然我國《合同法》第51條規定:“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經權利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的人訂立合同后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有效。”,但如果我們以此認為出賣他人之物的買賣合同為效力待定合同,尚有不妥之處。筆者認為,《合同法》第51條中“處分”應當定位為處分行為,而不應該包括負擔行為。依據民法理論,作為民法基本概念的處分,其意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根據我國在立法上一貫采納區分物權變動的原因與結果的原則,我們在解釋《合同法》第51條時,應特別注意區分負擔行為與處分行為、物權變動的原因與結果、合同的效力與履行。無權處分,只是說明出賣人沒有所有權,在出賣標的物時,沒有實際取得該標的物的處分權,但這種無權處分行為與合同效力并非必然有相同的結果。
2、1994年國際私法統一協會制定的《國際商事合同通則》第3.3(2)規定:“合同訂立時一方當事人無權處置與諸合同相關聯之財產的事實本身,不影響合同的效力。”同樣,《歐洲合同法原則》第4.102條規定:“僅僅由于合同成立時所負債務的履行不能或由于一方當事人無權處分合同關涉的財產,合同并不無效。”因此,從比較法解釋來看,出賣他人之物也不影響合同的效力。
3、因為無權處分的表現形式是多樣的,而《合同法》關注的卻是以合同形式處分他人財產的行為。根據我國立法采納的區分物權變動的原因與結果的原則,應將《合同法》第51條作限縮解釋。《合同法》第51條規定的“處分”和“合同”,僅指處分行為即標的物所有權的變更,而不包括負擔行為即買賣合同在內。在出賣他人之物的情形中,買賣合同的效力并非待定,而是確定有效;真正效力待定的應該是出賣履行合同的行為以及履行合同的結果,即無權處分行為效力待定。
4、如果將出賣他人之物的買賣合同確認為無效合同,出賣人對買受人要承擔締約過失責任,而締約過失責任的賠償范圍主要包括締約費用、利息損失、喪失締約機會的損失。該三項損失在賠償數額的計算上均不及違約損失的賠償,從利益衡量的角度來看,讓合同生效從而讓出賣人對買受人承擔違約責任,比讓合同成為效力待定或無效而讓出賣人對買受人承擔締約過失責任,更有利于平衡當事人的利益,更有利于買受人,特別是善意的買受人,同時也更有利于保護交易安全。
本案戴、張之間買賣的耕牛是李某的,這一權利瑕疵在買賣合同訂立時就業已存在,且張某當時不知有此權利瑕疵存在,根據《合同法》第150條規定,張某享有瑕疵擔保權利,戴某則負有瑕疵擔保義務。同時因為:買賣的耕牛為法律允許流轉的動產;戴某將耕牛賣給張某時,并沒有從李某處實際取得處分權;張某不知道耕牛歸李某所有,向戴某購買耕牛屬善意;張某付給了戴某1200元耕牛款,支付了相應的對價;戴某已將耕牛實際交付給了買受人張某。故張某向戴某購得耕牛符合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張某取得的耕牛所有權應依法受到保護。而戴某擅自處分李某委托其看管的耕牛,系違約行為,應當向李某承擔違約責任,即賠償耕牛的價款并承擔本案的訴訟費用。
綜上分析,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申請醫療事故鑒定要哪些材料,鑒定書的內容有哪些
2020-11-10審查合同包括哪幾個方面?
2020-12-10不服指定監護關系案件如何確定管轄權
2021-02-09如何區分挪用公款與借貸公款
2021-03-02中介格式合同有什么陷阱
2021-03-25合同約定復利計算利息到期不付可以要求支付嗎
2021-03-24行政案件可以立案嗎
2020-11-29關于開發商的“套路”購房者應如何應對
2021-01-03集資房買賣合同效力如何
2021-01-30有的單位在勞動合同中規定女職工結婚、生育就要離職等內容,這樣做屬于違法嗎
2020-12-20二次固定合同到期終止怎么賠償
2020-12-12勞動合同關系幾年內訴訟有效
2021-02-12怎么辦理解除勞動關系手續
2021-01-24勞動調解組織有哪些,勞動調解協議有強制力嗎
2020-12-08社保減員能否作為勞動關系解除的條件
2021-02-13別人逗狗將我傷害,該怎么索賠
2020-12-10解讀《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新亮點
2021-03-17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如何讓認定
2020-12-04金享人生終身壽險(分紅型)的概念
2021-03-08人壽保險應該如何理賠,壽險理賠需要的材料是哪些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