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力待定合同生效時間
效力待定合同因追認而成為有效合同,但合同何時發生效力法律并沒有具體規定。學理通說認為,合同溯及于成立之時發生效力。其理由主要有三:一是追認通知并非訂立新合同的行為,而是對既有合同的補正;二是,根據《合同法》第四十四條“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的規定,追認行為不應產生合同的第二個生效時間;第三,該方案能公平地保護當事人的利益。
效力待定合同
合同效力待定,是指合同成立以后,因存在不足以認定合同有效的瑕疵,致使合同不能產生法律效力,在一段合理的時間內合同效力暫不確定,由有追認權的當事人進行補正或有撤銷權的當事人進行撤銷,再視具體情況確定合同是否有效。處于此階段中的合同,為效力待定的合同。合同效力待定,意味著合同效力既不是有效,也不是無效,而是處于不確定狀態。設立這一不確定狀態,目的是使當事人有機會補正能夠補正的瑕疵,使原本不能生效的合同盡快生效,以實踐合同法盡量成就交易、鼓勵交易的基本原則。當然,從加速社會財富流轉、促使不確定的權利義務關系盡快確定和穩定的原則出發,合同效力待定的時間不可能很長,效力待定也不可能是合同效力的最后狀態。無論如何,效力待定的合同最后要么歸于有效,要么歸于無效,沒有第三種狀態。
主要特性
效力待定合同已經成立,其效力不確定,它既非有效,也非無效,而是處于懸而未決的不確定狀態之中,既不同于有效合同,也不同于無效合同,也有別于可變更可撤銷合同;
效力待定合同效力的確定,取決于享有追認權的第三人在一定期限內的追認。
效力待定合同經追認權人同意后,其效力確定地溯及于行為成立之時。效力待定合同經追認權人拒絕后,自始無效。
效力待定合同的主體特殊。效力待定的合同主體與一般合同的主體有所不同,涉及簽訂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及第三人,其中與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無權代理人、無權處分人訂立合同的人稱為相對人(即第三人),相對人主觀上并不知對方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無權代理人、無處分權人,他是善意的。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有權追認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超越其行為能力所簽訂的合同;被代理人有權追認無權代理人第三人所簽訂的合同;無權為處分行為的對方是效力待定合同中的第三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規定,效力待定合同的效力取決于第三人同意或承認,在第三人追認或行為人取得處分權后合同有效。
上面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關于這方面的法律規定,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律霸網小編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對于糾紛的行為,一定要協商處理好,避免出現一些意外,導致雙方都受到傷害,如果處理不了可以采取法律手段進行解決,還可以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交通事故索賠技巧有哪些
2020-12-09車禍出院后死了算誰的責任
2020-11-12醫療糾紛發生后當事人可以選擇的解決途徑是什么?
2021-02-07增加注冊資本流程是怎樣的
2021-01-28哪些人享有機械表演權
2020-12-04個人反擔保保證函
2021-03-21怎么可以提高孩子的撫養費用?
2021-01-01申請強制執行費用多少
2021-03-25父母贈與房產后還能反悔嗎
2020-11-27試用期內競業限制協議生效嗎
2021-02-27雇傭關系的賠償標準
2021-01-19投連險有什么風險
2021-02-19人壽保險拒賠原因都有什么
2020-11-26交通事故意外險的免責事項
2021-01-23我國保險合同解除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0財產保險合同指定受益人沒有法律依倨
2020-12-05撞了自家人也能獲得保險理賠
2021-02-05保險公司有哪些盈利方式
2021-02-05保險代理人的不受歡迎型有哪些類型呢
2021-03-11農村機動地有什么用途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