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賣合同生效時間
《合同法》第四十四條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
合同生效是指合同產生法律約束力。
一、合同生效后,其效力主要體現在哪幾個方面
1、在當事人之間產生法律效力。一旦合同成立生效后,當事人應當依合同的規定,享受權利,承擔義務。當事人依法受合同的拘束,是合同的對內效力。當事人必須遵循合同的規定,依誠實信用的原則正確、完全地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不得濫用權利,違反義務。在客觀情況發生變化時,當事人必須依照法律或者取得對方的同意,才能變更或解除合同。
2、合同生效后產生的法律效果還表現在對當事人以外的第三人產生一定的法律拘束力。合同的這一效力表現,稱為合同的對外效力。合同一旦生效后,任何單位或個人都不得侵犯當事人的合同權利,不得非法阻撓當事人履行義務。
3、合同生效后的法律效果還表現在,當事人違反合同的,將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必要時人民法院也可以采取強制措施使當事人依合同的規定承擔責任、履行義務,對另一方當事人進行補救。對此本法第七章作了規定。
二、什么樣的合同才能生效?
民法通則第五十五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應該具備下列條件:(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實;(三)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這是合同的一般生效要件。
三、合同什么時候產生效力?
我國民法通則第五十七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從成立時起具有法律約束力。本條對合同何時生效作了兩層規定:
1、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也就是說,合同的生效,原則上是與合同的成立一致的,合同成立就產生效力。那么合同何時成立?根據本法第二十五條的規定:“承諾生效時合同成立。”例如買賣合同,如果雙方當事人對合同的生效沒有特別約定,那么雙方當事人就買賣合同的主要內容達成一致時,合同就成立并且生效。
2、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生效的,自批準、登記時生效。也就是說,某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合同的生效要經過特別程序后才產生法律效力,這是合同生效的特別要件。例如,我國的中外合資經營法、中外合作經營法規定,中外合資經營合同、中外合作經營合同必須經過有關部門的審批后,才具有法律效力。
買賣合同的生效,原則上是與合同的成立一致的,合同成立就產生效力,即雙方當事人就買賣合同的主要內容達成一致時,合同就成立并且生效。如果您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我們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行政訴訟案件的案由有哪些
2021-01-07公務員錄用公示期間舉報如何解決
2021-03-18離婚財產分割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2未約定逾期還款利息的,逾期利息怎么算
2021-01-01如何避免醫療糾紛的發生
2020-12-10政府回購房可以贈與他人嗎,政府回購房如何贈與他人
2021-01-04集體勞動合同備案需要提供什么資料
2021-03-05簽了合同剛入職兩個星期怎么離職
2020-12-27合同是怎樣變更性質的
2021-01-13外貿合同怎么認定簽字效力
2021-01-31人保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0-11-23家庭財產保險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情況有哪些
2020-12-14對代理收付款項及代理保險業務的理解
2020-11-21使用重大疾病險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1投保人開車身亡,保險卡未激活怎么辦
2020-12-26車著火了保險怎么處理
2021-03-18保險公司有哪些形式
2021-01-21保險公司變更事項必須經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批準嗎
2020-11-14保險公司拒賠理由有哪些
2020-12-27論保險詐騙的共犯問題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