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欺詐的特征是什么
合同民事欺詐,是指一方當事人故意供給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制造假象隱瞞真實情況,誘騙或誤導對方陷于圈套并作出錯誤的意思表示,以簽訂合同實現非法目的的民事欺詐行為。合同民事欺詐有以下特點:
(1)欺詐人故意發出欺騙性或虛假性的邀請,以誘導對方向自己發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采取欺詐手段得逞簽約目的,表現出行為的主觀性。
(2)欺詐人對訂立合同的主要條款及有關關鍵性事實作虛假介紹,或虛構事實、制造假象,隱瞞真相,其目的在于讓對方落入圈套而不覺悟,致使對方做出錯誤的承諾,以實現簽約目的,表現出欺詐行為的客觀性。
(3)欺詐人以卑劣手段利誘對方簽訂合同,其本質是使所簽合同產生法律上的效力,通過履行這種表面合法實際虛假的合同獲取不法利益。
(4)欺詐人一般具有合法的主體資格或具有一定的實際履約能力,同時可能還履行過合同或正在積極履行所簽合同條款的部分義務,誘使對方上當受騙,深陷其中難以自拔,從被欺詐方獲取更大的非法利益。
(5)合同民事欺詐的效力。采取欺詐手段所簽訂的合同確認無效后,從簽約時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雙方已確立的權利義務關系隨之解除。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后,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如果雙方都有過錯,依責任大小承擔相應的損失。如果當事人故意損害國家利益或社會公共利益,作為一種懲罰手段,則將追繳當事人已經取得或者約定取得的財產收歸國庫所有。
合同刑事詐騙
合同刑事詐騙,又名利用合同進行詐騙犯罪,以別于合同民事欺詐。合同刑事詐騙的含義是,欺詐行為人的簽約主觀就沒有履行合同的誠意或者根本就不具備履行合約的能力,以非法占有他人財物(俗稱“無本生意”)為目的,利用合同作為詐騙手段,利誘他人落入圈套而與之簽訂合同“情愿”按合同規定或雙方約定交出數額較大的財物為欺詐人占有的詐騙犯罪行為。合同刑事詐騙有以下特點:
主觀性。欺詐人必須有詐騙的直接故意,抱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其目的的實現與其采取的欺詐手段系因果關系,即非法取得他人財物正是利用所簽合同詐騙的必然結果。
客觀性。欺詐人采用虛構事實、制造假象、隱瞞真相或賄賂代理人等欺詐手段,利誘對方當事人違背自己的真實意愿,違心簽約。但詐騙人對所簽合同既無履行誠意,也不具有履行條件,只是利用所簽合同的“合法形式”,以使自己非法侵占對方大量錢財的目的得逞。
關聯性。欺詐人實施以合同行為詐騙手段的行為過程,包括以欺詐手段簽訂合同和以合同“約”定騙財騙款前后兩個過程,欺詐方施放煙幕彈,受騙方誤中連環計。
陰險性。欺詐人一般具有較高的智商、技能和作案手段,表現在詐騙人利用合同行騙前都要認真策劃,精心準備,一般要對行騙對象、市場行情、合同款項、逃避制裁等作可行性調查研究,在簽約形式、內容條款上作手腳,埋伏筆,置陷阱,設圈套,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群體性。欺詐人可分為“公詐”、“私詐”。“公詐”是指單位集體行騙或指使當事人、代理人行騙,“私詐”是指個人行騙,一般以累犯慣犯居多,往往他們有犯罪前科,應對防范、打擊經驗較多,也有“公私合營”的,危害深重。
專業性。欺詐人投其所好,常以合作、合伙、入股、代辦、代購、代銷的單位和“能人”面目出現,以合同欺詐為生。有的受同鄉、同學、同胞、同僚關系影響,有的受人利誘,見利忘義,有的曾是詐騙受害人,受損或破產后不惜孤注一擲,鋌而走險,變本加厲地謀害他人,有的成為職業慣犯。
復雜性。指欺詐人詭計多端,隨機應變,手法變幻,花樣翻新。近年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經濟往來的速度與額度不斷增加,騙子們除繼續使用傳統騙術外,不斷變換行騙區域、行騙行業、行騙手段,合同欺詐案件呈現出復雜性、隱蔽性、連鎖性,撲朔迷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法中借貸法律關系相關法條匯總
2021-02-19固定資產屬于可變現資產嗎
2020-12-01留置輔警看護合法嗎
2020-11-22債務人可以放棄遺產繼承嗎
2021-03-03合同保全有沒有撤銷權
2020-11-10在超市丟包誰來負責
2021-03-21公司規章制度需要公示嗎
2020-11-22怎么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29競業限制領域如何界定
2021-01-10實習期自我評價
2021-03-07公司提高崗位任務量導致員工考核不過,后又調崗降薪怎么辦
2020-12-29勞務外包工轉正式工申請怎么寫
2021-01-18產品責任險的由來和發展
2020-11-182020飛機航班延誤賠償
2021-02-15無證駕駛車輛肇事,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2-19機動車保險的形式
2020-11-12保險合同的客體的含義
2021-03-09保險詐騙犯罪的具體行為方式有哪些
2021-02-16保險公司財產損害賠償答辯狀
2021-01-17異地事故保險怎樣理賠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