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詐騙罪是目的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是合同詐騙罪主觀方面的必備要件,對認定合同詐騙罪的罪與非罪具有重要的意義。而合同詐騙罪目的的“非法占有”,是指行為人違反法律規(guī)定或者合同約定,意圖全面剝奪他人的財產(chǎn)所有權(quán),或者剝奪他人對財產(chǎn)的控制、使用和收益權(quán)的故意。如果行為人主觀上沒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只是由于種種客觀原因,導致合同不能履行或所欠債務無法償還的,不能以合同詐騙罪論處。因此,如何正確理解和認定合同詐騙罪的非法占有目的,是刑法理論和實踐部門所面臨的重要課題。學術(shù)界一般認為,凡是使用刑法所規(guī)定的欺詐手段的,原則上均應認定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當然刑法規(guī)定的合同詐騙罪的幾種客觀行為與“非法占有目的”這一主觀要素密不可分。但某種含有欺詐因素的行為是否是合同詐騙罪構(gòu)成中的客觀行為,歸根到底還是取決于有無非法占有目的。因此在判斷一行為是否構(gòu)成合同詐騙罪時,除看行為人是否符合刑法第224條所規(guī)定的行為類型外,還必須看行為人是否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由此可見,非法占有目的的有無是認定合同詐騙罪的關(guān)鍵。
而司法實踐中偵查機關(guān)面臨的最大難題是如何查證和認定行為人“非法占有”的主觀故意,許多詐騙案件由于受偵查技術(shù)及偵查人員能力的局限,難以查證行為人的主觀目的而無法追究其刑事責任。那么,司法實踐中如何認定合同詐騙罪行為人主觀上的非法占有目的呢?盡管人的主觀心理活動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卻并非完全不可把握。目的,作為行為人意欲實現(xiàn)某種結(jié)果的心理態(tài)度,只有外化為客觀的行為,才能成為法律評價的對象。作為有意識的理性的人,其主觀心理決定其客觀行為,其客觀行為又能反映出其主觀心理狀態(tài)。因而,我們完全可以根據(jù)行為人之行為特征,判斷出行為人主觀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并以此來對其行為進行定性。但是,僅僅以客觀表現(xiàn)的某一方面尚不足以判斷行為人有無非法占有目的,應當根據(jù)行為人簽訂合同時的履約能力和擔保真?zhèn)危男泻贤杏袩o實際履約行動、對標的物的處置情況、未履行合同的原因以及事后行為人的態(tài)度等等方面的客觀因素進行全面、綜合考慮。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
食品召回管理辦法解讀
2021-02-26輕微傷鑒定標準流程有哪些
2021-02-14涉外知識產(chǎn)權(quán)訴訟的法律適用問題(專利訴訟適用)
2021-02-13現(xiàn)金支票日期填寫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08夫妻約定財產(chǎn)協(xié)議有什么效力?離婚時能否作為分割依據(jù)
2020-12-09外嫁女兒能繼承遺產(chǎn)嗎
2021-02-15超市購物車需要1元才能用是否侵權(quán)
2021-02-09肇事逃逸最多判幾年
2021-03-11沒有登記的不動產(chǎn)抵押合同有效嗎
2020-11-17房屋中介負的法律責任都有哪些
2021-03-18提前半個月辭職合法嗎
2021-03-10壽險合同成立后可以做變更嗎
2020-11-21交通意外險理賠時需注意什么
2021-02-122020年航班取消賠償標準
2020-12-31保險合同要如何訂立
2021-01-01保險合同條款要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9保險合同變更申請書的內(nèi)容
2021-02-06保險合同無責任或無過錯不賠償格式條款無效嗎
2021-02-09化名保單有沒有效
2021-01-12投保人壽保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