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中,企業在行使法定的過失性解除權辭退員工過程中,往往陷于一些誤區,導致相關法律風險的產生。以下列舉企業在解除勞動合同中較常見的誤區,并進行相應的法律適用解答。
問:員工有違反勞動紀律或規章制度的行為,只要能證明該事實,企業就可與之解除勞動合同?
答:錯。員工違反勞動紀律有一般違反和嚴重違反之分。只有在嚴重違反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情況下,企業才可以與員工解除勞動合同。同時,企業還應舉出員工違紀事實的相應證據。企業在單方解除勞動關系爭議中往往因徒有片面之詞卻無證據可考而敗訴,這體現了證據在訴訟中極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這并不意味著企業只要能證明員工的違紀事實,在證據方面做到確實和充分,員工就可被合法解除。滿足事實只是一方面,企業要合法解除還需符合“嚴重違紀”而非“一般違紀”。
發現“員工嚴重違紀情形”,企業正確解除勞動關系的步驟如下:1.發現員工嚴重違反企業規章制度;2.保留相關違紀證據;3.研判是否屬于“嚴重”情形;4.將理由通知工會并征求意見;5.企業向該員工發出解除勞動合同書。
問:只要員工給企業造成損失,就應承擔全額賠償責任?在員工存在嚴重過失的情況下,企業還可即時與其解除合同?
答:錯。員工給單位造成損失是否應全額賠償取決于員工的過失程度。一般情況下,只有員工基于故意或重大過失給單位造成損失的才應當全額賠償。與此同時,企業基于“勞動者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而解除勞動者勞動合同需要滿足兩方面條件,即員工除有“嚴重失職”或“營私舞弊”行為之一外,還需具備另一要件“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失”。如果員工給單位造成損失,但尚未達到重大損失的程度,則單位解除合同不合法。
企業運用“勞動者造成重大損害”這一過失性解除權的注意點:1.有嚴重失職和營私舞弊兩種情況,且兩者之間是二選一的關系;2.嚴重失職包括嚴重過失和故意兩種,排除一般過失;3.營私舞弊的界定依照《刑法》;4.員工給企業造成確實存在的重大損害;5.對于重大損害的存在,企業能予以充分證明;6.企業規章制度中對何謂“重大損害”有明確界定。
對于“員工嚴重過失”情形,企業正確解除步驟為:1.發現員工嚴重過失;2.確認是否造成“嚴重”后果;3.保留能證明員工過失及過失與損害之間因果關系的相關證據;4.將理由通知工會并征求意見;5.企業向該員工發出解除勞動合同書。
問:得知某員工在另外一家公司做事,經理大怒之下,一紙解除通知書將該員工辭退。他這么做是否合法?
答:不合法。員工雖與其它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形成雙重或多重勞動關系事實,但在法律認定方面并不能確定該行為是否給本單位工作任務造成重大影響,直接將其解除并不符合法律規定。員工建立雙重或多重勞動關系,只有滿足“對完成工作任務造成重大影響”或“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這兩個選擇性要件時,企業才可解除其勞動合同。
企業正確解除步驟為:1.發現員工與其它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2.確認是否“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如是,直接跳到5);3.對其提出警示,要求其與相關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如其解除,本步驟終止);4.該員工拒不改正,仍與相關單位保持勞動關系;5.將理由通知工會并征求意見;6.企業向該員工發出解除勞動合同書。
問:員工入職時提交虛假材料,面試的人事經理已然知曉。某日,因發生爭吵,人事經理以該員工提供虛假入職材料為由將其解除。這是否合法?
答:不合法。《勞動合同法》規定,只有員工入職提供材料符合“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企業才可解除合同。盡管員工提交了虛假材料,但其實企業知曉其真實情況,此種情形下不屬于違反企業真實意思的情況,人事經理以此為由解除勞動合同不合法。
對于“員工欺詐入職”情形,企業正確解除步驟如下:1.發現員工入職材料虛假;2.確認有無必要對此員工進行處理(如無必要,本步驟終止);3.保留相關虛假入職證據;4.將理由通知工會并征求意見;5.企業向該員工發出解除勞動合同書。
問:員工涉嫌盜竊罪被公安機關逮捕,其所在公司得此消息后立即解除其勞動合同。這種做法是否正確?
答:錯誤。包括逮捕在內的刑事強制措施等是一定時期內剝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并予以羈押的強制方式,它僅是一種強制措施,尚未上升至刑事責任。既然未上升至刑事責任,那么其是否構成犯罪并需要追究刑事責任尚需經司法機關審判認定。在一切未決的情況下,由單位作出終局性的勞動關系處理不符合法律規定。企業此時能作出的正確處理是依法中止勞動關系。
對于“員工被追究刑事責任”情形,企業正確解除步驟如下:1.發現員工被追究刑事責任;2.確認是否屬于法律規定的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1.被檢察院免于刑事起訴的;2.被人民法院判處刑罰的;3.被人民法院依法據《刑法》第32條免于刑事處分的);3.取得或保留被追究刑事責任證明;4.將理由通知工會并征求意見;5.企業向該員工發出解除勞動合同書。
相關專題推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事實婚姻如何認定
2020-12-02同居關系解除后,男女雙方該怎么承擔孩子的撫養義務
2020-12-10國家法律對老年人合法權益的保護有何規定?
2021-01-10交通事故私了保險公司怎么陪
2021-03-22被告如何申請房屋保全
2021-01-21哪些項目不列入工資總額的范圍是什么
2020-12-23車禍受傷的雙份賠償是怎樣的
2021-02-22土方車司機超分仍然上路釀事故 保險公司拒賠獲支持
2021-01-20申請設立外資保險公司是否受理決定的期限
2021-03-18保險單能否辦理抵押貸款
2020-11-20保險合同成立要件有哪些
2020-12-24施工中車輛碰撞保險賠償嗎
2021-02-13保險代理人對保險經紀人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06土地出讓費如何使用
2021-03-05租的土地挖的魚塘被征收,補償款歸誰
2021-02-13對拆遷補償方案有意見可以提嗎,不采納怎么辦
2021-03-19城中村改造拆遷補償是否應參照國有土地拆遷標準
2020-12-06拆遷補償與征地補償一樣嗎
2020-11-26哪些人能分到房屋拆遷補償款
2021-01-25房子拆遷可以換戶主嗎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