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支付加班費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嗎
可以,我國對于勞動爭議的解決以下四種:
第一,協商。勞動爭議發生后,尤其是工傷待遇爭議發生后,雙方當事人應當首先進行協商,以達成解決方案。這是最為常見的、也往往是雙方都容易接受的。事實上,矛盾不太尖銳的工傷待遇爭議,常常都是以這個程序來解決的。對職工來講,尤其要注意使用協商的方式解決糾紛,因為發生工傷的職工,往往還要在該用人單位工作,如果過分強調用訴訟的方式解決問題,可能會為今后的工作帶來不便。當然,我們并不是說要對用人單位作不恰當的妥協,而是想要強調,協商是雙方最易接受,效果也最好的方式。
第二,調解。就是企業調解委員會對本單位發生的勞動爭議進行調解。從法律、法規的規定看,這并不是必經的程序。但它對于勞動爭議的解決卻起到很大作用,特別是對希望繼續留在本單位工作的職工來說,能夠通過調解來解決勞動爭議,也不失為一種理想的選擇。
第三,仲裁。勞動爭議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也可以不經調解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根據規定,當事人從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60日內,以書面形式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仲裁委員會應當自收到申請書之起7日內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決定。仲裁庭處理勞動爭議自組成仲裁庭之日起60日內結束。對于案情復雜需要延期的,經報仲裁委員會批準,可以適當延期,但延長的期限不得超過30日。需要強調的是,仲裁是勞動爭議處理的必經程序。就是說,當事人未經仲裁程序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否則,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四,訴訟。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則依據民事訴訟法和勞動法等的規定,受理和審理勞動爭議案件。審理期限為6個月,如果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院長批準可以延長。當事人如果對人民法院的一審判決不服,可以提起上訴,二審判決是終審判決,當事人必須執行。
如果勞動者就加班費用與用人單位協調不成的,是可以到勞動仲裁委員會進行勞動仲裁,要求用人單位支付加班費用。
什么是加班費
加班費是指勞動者按照用人單位生產和工作的需要在規定工作時間之外繼續生產勞動或者工作所獲得的勞動報酬。勞動者加班,延長了工作時間,增加了額外的勞動量,應當得到合理的報酬。對勞動者而言,加班費是一種補償,因為其付出了過量的勞動;對于用人單位而言,支付加班費能夠有效地抑制用人單位隨意地延長工作時間,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2012年2月,稅務總局納稅服務司表示節假日加班費需依法納稅。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行政處罰法幾年未發現違法行為就無效
2020-12-18房租到期租客不搬走怎么辦
2021-01-16業委會委員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1-03-01被辭退簽字了還能仲裁嗎
2021-02-12涉外結婚有必要做雙認證嗎
2021-02-10計算機應用程序可否獲得專利
2021-02-14連帶責任中沒有約定保證期間的,保證期間如何計算
2021-01-06新三板上市律師提供的法律服務有哪些
2020-12-18不辦酒席就不算正式結婚嗎
2021-03-20未簽訂借款合同發生糾紛要去哪里起訴
2021-01-01房產抵押有相關的合同嗎
2020-12-03大連住房公積金提取條件有哪些
2020-11-0960歲上班勞動關系存不存在
2021-03-03勞務外包和正式工待遇有差別嗎
2020-11-09現金價值的扣除的問題有哪些
2021-02-17上班路上被車撞傷屬于意外傷害保險理賠范圍嗎
2021-03-24法律對產品責任的損害賠償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22保險合同的成立要件有哪些
2020-12-23人身保險重復保險的賠償原則有哪些
2021-03-18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