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解除制度設置的目的在于,因一方當事人的根本違約致合同履行利益不能實現,對方當事人為了防止合同在違約情形下給自己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而采取的一種補救措施,即享有解除權的當事人采取的一種自救措施,目的在于防止損失擴大,維護自身利益。也有專家學者認為,不能簡單地認為是給予受害人一種解除合同的機會,確立根本違約制度的重要意義,主要不在于使債權人在對方違約的情況下獲得解除合同的機會。是通過根本違約制度,防止一方當事人在對方違約后,濫用解除合同的權利。筆者認為,設立解除合同這一制度重在給守約方的救濟權,限制權利濫用是次位的,只有先賦予了權利才談得上限制權利,要辯證地理解根本違約與解除合同兩者之間的關系。
合同解除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1)、合同解除一般只適用于單方違約的情形,在雙方違約的情形下則比較復雜,要看哪一方的違約是根本違約,解除權的行使要視具體情況而定。(2)、從自我保護意義來講,并不是只要對方違約就要解除合同,而要判斷這種違約是不是根本違約,是否不采取解除措施就可能避勉給自己造成更大的損失。也就是說,合同解除權的行使要符合正當目的。(3)、從交易成本角度來分析,合同解除意味著交易失敗,一方違約就解除合同,將給市場交易帶來沉重的交易成本,并給市場交易秩序和安全帶來沖擊和破壞。(4)、一般來說,合同的目的是與合同的主要義務聯系在一起的,違反主要義務將使合同目的難以達到,而單純違反依誠實信用原則所產生的附隨義務,一般不會導致合同目的喪失,不能據此解除合同。(5)、不適當履行與合同解除。不適當履行是指債務人交付的貨物不符合合同規定的質量要求,即履行有瑕疵。如果瑕疵并不嚴重,一般要求采取降價和修補辦法予以補救,而并不宣告合同解除。如果瑕疵本身能夠修理,非違約方有權要求違約方修理瑕疵。給予非違約方要求修理瑕疵的權利,實際上使他獲得修補瑕疵的機會,從而避免合同被解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工傷認定成功以后何時做工傷鑒定
2021-01-26新民訴法關于財產保全的規定
2020-11-29非直系親屬之間可以贈予嗎
2021-02-21先予執行的裁定有何效力
2020-12-27禁止流質契約可行嗎
2020-11-30辦理產權證步驟是什么
2020-12-13未簽訂勞動合同雙方合同關系是否繼續存在
2020-12-28勞動者不同意調崗單位解除合同是合法行為嗎
2021-01-24勞動者加班的不同薪酬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05資產重組職工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05勞動爭議的追訴期是幾年
2020-12-19企業財產保險保費率是多少
2020-12-23沒資格證保險公司到底賠不陪
2021-01-08保險利益原則是指什么
2020-11-23理賠遭拒消費者狀告保險公司
2021-03-08建筑施工企業雇主責任保險條款
2020-12-19第三者強制責任保險的理賠原則
2020-12-18“三來一補”項目保險
2020-11-12個人購房如何辦理保險
2020-12-31什么叫承包到戶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