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的解除,是合同有效成立后,因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的意思表示,使合同關系歸于消滅的行為。
合同解除產生合同關系消滅的一般法律后果,具體表現為:
(1)解除合同雙方當事人將來履行相接受履行的義務。此效力后果合同法第97條表述為: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
(2)合同解除不影響當事人請求賠償損失的權利。合同解除后能否請求賠償損失,大陸法系主要國家的民事立法有兩種不同的做法。其一為排斥主義,即規定當家人在解除合同時不能同時請求損害賠償;若請求損害賠償則不能解除合同。解除合同和損害賠償兩者互相排斥,不能并存!其二為并存主義、規定當事人可以同時請求解除合同和賠償損失。但采此種做法的國家在損害賠償范圍上又有區別。我國法律一直堅持第二種做法,承認解除合同與損害賠償可以并存。但于對于損害賠償的范圍,立法卻未予以明確。我們認為,反包括不履行合同義務所致的損失和恢復原狀所致的損失,但不包括可得利益的損失。
(3)合同解除不影響合同中有關結算和清理條款的效力。這些條款繼續有效,仍可以作為處理善后事宜的依據。
上述效力為合同解除最基本的法律后果。此外,合同解除還牽涉到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這就是解除前債權債務關系如何了結,即合同解除前已經履行的部分是維持現狀還是恢復原狀。這個問題實質牽扯到對于合同解除溯及力的看法。如果合同解除具有溯及力,就要發生恢復原狀的后果;如果合同解除并無溯及力,則解除前的債權債務關系維持原狀不變,當事人對已履行的部分不負恢復原狀的義務。合同法第97條對此予以了明確,明定在合同解除后,當事人可以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請求恢復原狀或者采取其他補救措施。
根據合同履行的情況及性質,某些合同解除后沒有溯及力,僅發生合同自解除時向將來消滅的后果,不產生恢復原狀的效力。這些合同具體包括:第一,繼續性合同。所謂繼續性合同,在大陸法系上:是指債務不能一次履行完畢,必須持續履行方能完成的合同。例如,租賃合同、加工承攬合同、建設工程合同以及大部分以提供勞務為標的的合同。第二,履行已持續一段時間的合同。雖然合同在性質上不屬于繼續性合同,但如果履行已延長了一段時間,那么,解除效力僅從解除時發生,已經履行完畢的維持原狀不變。如,甲與乙約定,由甲為乙提供3年的零件供應。2年后,甲為轉產生產另一種零件,于是合同解除。這時甲不得請求乙返還全部已付貨款。此兩類合同解除之所以不使它具有溯及力,原因在于合同債務人向受領人履行后,其給付即為受領人所消費或被物化,難以恢復原狀或者恢復原狀會使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受到損害。所以,禁止適用恢復原狀的處理方法。但是,按照第97條規定,仍允許以賠償損失或返還不當得利等其他補救措施來代替恢復原狀的適用。
除上述例外情況,合同解除一般具有溯及力,當事人互負恢復原狀的義務。所謂恢復原狀,即當事人互相返還已受領的給付。在適用中,應注意把把幾點。其一,恢復原狀的義務僅發生于已經開始履行的合同中。若合同尚未開始履行,當事人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一直保持合同成立前的狀態,不須恢復,故對尚未履行的合同不再履行即可。惟對于已經履行或已部分履行的合同,因合同解除的溯及力使已成立的合同關系自始失去效力,當事人之間已受領的給付因此失去法律依據,這才使當事人負有互相返還原物的義務。其二,恢復原狀不得損害善意第三人的利益。當給付物已被受領人有償轉讓給善意第二人時,給付人不得請求該第三人返還,只能根據不當得利要求受領人返還。其三,當事人相互返還的義務應同時履行,并可準用同時履行抗辯權的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開庭審理之后還能提交新證據嗎
2021-03-15農村房屋土地證和戶主不是一個人怎么辦
2021-03-24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有哪些范圍
2020-12-15立約定金可以退嗎
2020-12-15交通事故逃逸如何賠償
2020-11-20車輛事故沒結案能年檢嗎
2021-01-01車禍精神損害賠償的索賠如何確定
2020-11-21民事裁定管轄的規定
2020-11-09加工承攬合同免責協議有效嗎
2021-01-11在什么情況下要支付經濟補償金
2020-12-10哺乳期公司調崗
2020-11-24勞動糾紛仲裁的手續有哪些
2021-01-13保險合同的概念和特點
2021-01-25保單質押率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08單位失業保險金沒買合法嗎
2021-01-13保險對方公司不肯調解怎么辦
2021-03-18投保人參保了意外傷害險,摔傷能要求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2-07撞了自家人能不能獲得保險理賠
2020-12-31怎樣取得土地承包經營辦證權利
2020-11-15什么叫做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