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他人身份證入職會被處罰嗎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冒用他人身份證入職的,是屬于欺詐的行為,以欺詐方式簽訂勞動合同的,勞動合同是無效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六條?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
(一)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
(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
對勞動合同的無效或者部分無效有爭議的,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確認。
冒用了他人身份證會如何處罰
被冒用身份證的人也不只是只能自認倒霉,畢竟冒用他人身份證的行為屬于違法行為,可以通過法律途徑來維護自己的權利。冒用他人身份證的行為人也會受到相應的處罰,當然視具體情況處罰也有所不同。
最常見的就是我們在辦理事務的時候,在金融機構或者醫療、電信等單位留下自己的身份證信息,過后卻被泄露的情況。
按照法律的規定:國家機關或者金融、電信、交通、教育、醫療等單位的工作人員泄露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居民身份證記載的公民個人信息,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五千元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其次是在租房或者賣房過程中,身份信息被中介或者是出租人泄露導致被冒用的,居民身份證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處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或者處10日以下拘留,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1、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或者使用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的;
2、購買、出售、使用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的。
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和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由公安機關予以收繳。對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的,依法
追究刑事責任。
實施下列行為屬于情節較輕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并處200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1、使用虛假證明材料騙領身份證的;
2、出租、出借、轉讓居民身份證的;
3、非法扣押他人居民身份證的。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冒用他人身份證入職的,是屬于欺詐的行為,以欺詐方式簽訂勞動合同的,勞動合同是無效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八級工傷賠償標準
2021-01-27如何正確適用財產保全措施
2021-02-08企業、公司股權如何分割?
2021-01-26三維標志商標什么意思
2021-01-20濟南執法車遭槍擊,公民怎樣反對暴力執法
2020-12-07不安抗辯權在什么時候使用
2021-02-20一般情況下公司辭退孕婦員工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0-11-20單方面離婚申請書
2021-01-27受要約人對要約內容變更的效力
2021-01-03二手車過戶費怎么樣計算
2020-11-17員工調崗后主動辭職有沒有經濟補償金
2020-12-30荊門市消委會點評保險合同
2021-02-25學生在校意外受傷保險理賠嗎
2020-12-23為父投保瞞病史 保險公司拒絕理賠獲法院支持
2020-11-30服飾城火災 大眾保險被判理賠75.6萬
2020-12-12如何確定保險合同賠償范圍
2020-11-29交通理賠律師要多少錢
2021-03-07車險購買有哪些誤區
2021-02-05從事保險活動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2020-12-28拒賠出具什么單據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