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對委托人的義務
律師法在律師應對委托人承擔的義務問題上,作了如下規定:
1、律師接受委托后,無正當理由的,不得拒絕辯護或代理。但委托事項違法,委托人利用律師提供的服務從事違法活動或委托人隱瞞事實的,律師有權拒絕辯護或者代理。(第29條,簡稱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辯護或代理)
理由:①律師與委托人的關系是一種契約關系,律師作為契約當事人一方,除非有法定事由的發生,否則,律師不得隨意解除委托合同。②隨意拒絕辯護直接損害委托人的權益。一般情況下,委托人或其親屬受到司法機關的刑事指控后,需要律師提供辯護,律師接受委托后要做很多事情,而且須在法定期限內完成,從時間上講不是很寬裕。如果律師隨意拒絕辯護,迫使委托人更換辯護人,就會損失律師開庭前的工作時間,直接損害了被告人及委托人的權益。③律師可拒絕辯護或代理的情形有:委托事項違法,委托人利用律師提供的服務從事違法活動或者委托人隱瞞事實的。
2、律師不得在同一案件中,為雙方當事人擔任代理人。(第34條)
①同一案件中得雙方當事人,正是由于利益相對不能調和才發生爭訟,律師接受互有利害關系的雙方當事人的委托,就很難保證公道的從事代理事務。②作為代理人的律師,應當忠實于委托人,不能作出有損于或者可能有損于委托人權益的事情。③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律師在同一案件中,不論是在一審還是在二審均不得同時或先后為雙方擔任代理人。而且同一律師事務所的不同律師,也不得在同一案件中,為雙方當事人擔任代理人。其理由可參考律師與律師事務所的關系方面。(2002年2月26日,中華全國律師協會修訂,并經司法部批轉的《律師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規范》第五章第28條規定:律師不得在同一案件中為雙方當事人擔任代理。同一律師事務所不得代理訴訟案件的雙方當事人,偏遠地區只有一個律師事務所的除外。)
3、律師不得利用提供法律服務的便利牟取當事人爭議的權益,不得接受對方當事人的財物。(第35條,第2款)
①律師是為了解決當事人爭議而執行職務的,律師不應當介入當事人爭議的權益之中,更不能將牟取當事人爭議的權益作為從事代理活動的目的。②律師應當克盡職責,忠實為委托人服務。接受與委托人有利益沖突的對方當事人的財物,往往會導致律師背棄委托人的利益。
4、律師應當保守在執業活動中知悉的國家秘密,當事人的商業秘密,不得泄露當事人的隱私。(第33條,簡稱保密的義務)
①國家秘密:是指關系到國家安全利益,在一定的時間和一定的范圍內不能公開的事項。
②商業秘密:指不為他人所知悉的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效益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
③個人隱私:指與公民個人聲譽有關的,本人不愿公開的個人生活事件。
④需要強調的是,律師在委托代理關系結束后仍有保密的義務。(期限的:長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打擊危害公共衛生罪的主體是什么
2020-12-06這起軍婚案例能否判離
2021-01-28公民的政治權利和民主權利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20民事案件能否跨地區移送管轄
2020-12-22二審可以增加解除合同的訴求嗎
2020-12-14勞動案標的小是一審是終審嗎
2021-02-10商業銀行出租經營許可證如何處罰
2020-11-12如何區分挪用公款與借貸公款
2021-03-02公章外借他人使用所簽訂的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11老師打破學生頭,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29勞務派遣工是否可以帶薪休假
2020-12-26英國對保險經紀人的管理問題有哪些
2021-02-02旅行保險怎么買
2020-12-21新辦法提醒: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該注意什么?
2021-03-21企業參加的財產保險包括什么
2020-12-06保險到底避不避債之解讀浙高法執[2015]8號
2021-01-30承包合同約定安全事故由一方承擔是否有效
2021-03-25林地承包合同怎么寫合法
2021-03-09影響我國農村集體所有制承包經營權土地流轉都有什么因素
2021-03-03劃撥土地上房產證到期怎么辦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