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對委托人的義務
律師法在律師應對委托人承擔的義務問題上,作了如下規定:
1、律師接受委托后,無正當理由的,不得拒絕辯護或代理。但委托事項違法,委托人利用律師提供的服務從事違法活動或委托人隱瞞事實的,律師有權拒絕辯護或者代理。(第29條,簡稱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辯護或代理)
理由:①律師與委托人的關系是一種契約關系,律師作為契約當事人一方,除非有法定事由的發生,否則,律師不得隨意解除委托合同。②隨意拒絕辯護直接損害委托人的權益。一般情況下,委托人或其親屬受到司法機關的刑事指控后,需要律師提供辯護,律師接受委托后要做很多事情,而且須在法定期限內完成,從時間上講不是很寬裕。如果律師隨意拒絕辯護,迫使委托人更換辯護人,就會損失律師開庭前的工作時間,直接損害了被告人及委托人的權益。③律師可拒絕辯護或代理的情形有:委托事項違法,委托人利用律師提供的服務從事違法活動或者委托人隱瞞事實的。
2、律師不得在同一案件中,為雙方當事人擔任代理人。(第34條)
①同一案件中得雙方當事人,正是由于利益相對不能調和才發生爭訟,律師接受互有利害關系的雙方當事人的委托,就很難保證公道的從事代理事務。②作為代理人的律師,應當忠實于委托人,不能作出有損于或者可能有損于委托人權益的事情。③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律師在同一案件中,不論是在一審還是在二審均不得同時或先后為雙方擔任代理人。而且同一律師事務所的不同律師,也不得在同一案件中,為雙方當事人擔任代理人。其理由可參考律師與律師事務所的關系方面。(2002年2月26日,中華全國律師協會修訂,并經司法部批轉的《律師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規范》第五章第28條規定:律師不得在同一案件中為雙方當事人擔任代理。同一律師事務所不得代理訴訟案件的雙方當事人,偏遠地區只有一個律師事務所的除外。)
3、律師不得利用提供法律服務的便利牟取當事人爭議的權益,不得接受對方當事人的財物。(第35條,第2款)
①律師是為了解決當事人爭議而執行職務的,律師不應當介入當事人爭議的權益之中,更不能將牟取當事人爭議的權益作為從事代理活動的目的。②律師應當克盡職責,忠實為委托人服務。接受與委托人有利益沖突的對方當事人的財物,往往會導致律師背棄委托人的利益。
4、律師應當保守在執業活動中知悉的國家秘密,當事人的商業秘密,不得泄露當事人的隱私。(第33條,簡稱保密的義務)
①國家秘密:是指關系到國家安全利益,在一定的時間和一定的范圍內不能公開的事項。
②商業秘密:指不為他人所知悉的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效益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
③個人隱私:指與公民個人聲譽有關的,本人不愿公開的個人生活事件。
④需要強調的是,律師在委托代理關系結束后仍有保密的義務。(期限的:長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雇傭人員侵權他人的如何賠償
2020-11-25什么是商標變更
2021-02-09信用卡逾期被起訴流程
2021-01-09美容產品欺騙消費者怎么辦
2021-02-16銀行不同意放款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2-12什么叫房地產交易
2020-12-07二手房中介買賣糾紛有哪些
2020-12-10勞動仲裁輸了怎么賠償
2021-01-04勞動合同、勞務合同和聘用協議書的區別
2021-01-10國家規定實習期多長
2021-01-08用人單位不依法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和經濟補償的,應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2021-03-01家里雇傭的保姆虐待孩子能否被訴虐待罪
2020-11-13什么是公共交通意外險
2021-02-15投保壽險時的注意事項
2021-01-12保險經紀人的經營業務指的是什么
2021-01-17男子墜亡保險公司可以拒賠嗎
2021-03-24合同訂立當天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擔不擔責?
2020-12-21家財被盜未及時報案 保險公司拒賠合理嗎?
2021-03-03交通事故保險公司不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3-15保險法關于理賠的規定有哪些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