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議收購、要約收購和吸收合并三者有什么區別
一、概念比較
協議收購是收購者在證券交易所之外以協商的方式與被收購公司的股東簽訂收購其股份的協議,從而達到控制該上市公司的目的。
收購人可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同被收購公司的股東以協議方式進行股權轉讓。
要約收購(即狹義的上市公司收購),是指通過證券交易所的買賣交易使收購者持有目標公司股份達到法定比例(《證券法》規定該比例為30%),若繼續增持股份,必須依法向目標公司所有股東發出全面收購要約。
與協議收購相比,要約收購要經過較多的環節,操作程序比較繁雜,收購方的收購成本較高。而且一般情況下要約收購都是實質性資產重組,非市場化因素被盡可能淡化,重組的水分極少,有利于改善資產重組的整體質量,促進重組行為的規范化和市場化運作。
二、具體區別
要約收購和協議收購的區別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交易場地不同。要約收購只能通過證券交易所的證券交易進行,而協議收購則可以在證券交易所場外通過協議轉讓股份的方式進行;
2、公司股份達到90%以上時,收購人負有強制性要約收購的義務。而協議收購的實施對持有股份的比例無限制;
3、收購態度不同。協議收購是收購者與目標公司的控股股東或大股東本著友好協商的態度訂立合同收購股份以實現公司控制權的轉移,所以協議收購通常表現為善意的;要約收購的對象則是目標公司全體股東持有的股份,不需要征得目標公司的同意,因此要約收購又稱敵意收購。
4、收購對象的股權結構不同。協議收購方大(相關,行情)多選擇股權集中、存在控股股東的目標公司,以較少的協議次數、較低的成本獲得控制權;而要約收購中收購傾向于選擇股權較為分散的公司,以降低收購難度。
5、收購性質不同。根據收購人收購的股份占該上市公司已發行股份的比例,上市公司收購可分為部分收購和全面收購兩種。部分收購是指試圖收購一家公司少于100%的股份而獲得對對該公司控制權的行為,它是公司收購的一種,與全面收購相對應。
吸收合并是指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公司合并中,其中一個公司因吸收了其他公司而成為存續公司的合并形式(A?B=A)。在這類合并中,存續公司仍然保持原有公司的名稱,而且有權獲得其他被吸收公司的財產和債權,同時承擔它們的債務,被吸收公司的法人地位不再存在。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協議收購、要約收購和吸收合并三者有什么區別”問題進行的解答,協議收購、要約收購和吸收合并三者的區別包括交易場地不同、股份限制不同等。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勞動監察大隊受理范圍
2021-02-27被限制減刑的人能否假釋
2021-03-21超前點播是否違規呢
2020-12-31團伙盜竊價值七萬如何量刑
2021-02-01判刑后戶口是否要注銷
2021-02-02離婚雙方都簽字了是否立刻有效
2021-01-15提出離婚賠償的條件需要哪些
2021-03-20被判緩刑會影響子女嗎
2020-12-09集資房交易受法律的保護嗎
2021-02-03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2020-12-07勞動合同續訂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01實習期毀約有什么后果
2021-01-11勞動爭議調解的程序
2021-02-16保險合同變更中的關鍵詞主要包括了哪些
2020-11-12大奔嗆水受損是否屬于保險事故
2020-11-18保險公司能否拒賠改裝機動車
2021-01-01重大過失行為保險拒賠合法嗎
2021-03-24什么是增加保額
2020-12-21土地入股對農民增收的意義和風險是什么
2020-11-29拆遷補償方案應該具備哪些內容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