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訴訟中確立管轄權異議制度的必要性
(一)刑事訴訟管轄權異議的權利是當事人“獲得公平審判權利”的應有之義。
在刑事訴訟中,“獲得公平審判的權利”是被告人等所享有的一項重要的憲法性權利,也是“正當法律程序”的必然要求。如果一個案件被媒體廣泛報道而使陪審員或法官對被告人產生了偏見,這時如果不賦予刑事被告人等當事人申請變更管轄的權利,法院很難保持中立的地位,無疑將會對被告人造成極大的不公。通過當事人管轄權異議權利的行使,有利于促進訴訟中以公權力運作為主導到當事人訴權充分實現的轉變。
(二)從當事人的角度看,在刑事訴訟中提出管轄權異議的權利是一項重要的救濟性程序權利,它與當事人的刑事訴訟訴權相關聯,有利于當事人息訟服判。
由于“無救濟則無權利”,“無權利則無程序”,管轄權異議作為一項重要的救濟性程序權利,該權利的有效行使,對于當事人實體權利和其他程序權利的保護具有重大意義。賦予當事人提出管轄權異議的權利,有助于當事人息訟服判,接受人民法院的裁判。如果當事人對法院的管轄權有異議而無救濟途徑,那么很有可能導致當事人的上訴和無休止的申訴,反復地申請再審,這變相地浪費了司法資源,提高了訴訟成本,增加社會不安定因素。
申請管轄權異議的權利與刑事訴訟當事人的訴權緊密相聯。刑事訴訟不是一項簡單的行政治罪性的程序,其中必須有當事人充分而富有意義的參與,當事人是訴訟的主體之一,應當擁有訴權,有權啟動一定的刑事程序。如果當事人對法院的案件管轄不服,認為法院對案件的管轄不符合法律規定,或者可能產生不公正的結果時,那么應當賦予當事人提出異議的權利,為其提供一種救濟的途徑。
(三)從法院的角度看,管轄權異議制度有助于法院刑事管轄權的落實和裁判權的實現。
管轄是刑事訴訟活動首先要解決的前提問題,管轄權作為“特定法院處理特定訴訟案件的資格”,是法院對案件進行審判和裁決的依據。如果管轄范圍和權限不明,或者法院管轄不當,訴訟活動就無法開展,也有可能極大影響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民事訴訟中存在法院管轄不當的情況,刑事訴訟也是如此。正是通過當事人管轄權異議權利的行使,通過當事人對法院裁判特定案件的質疑,以及相關裁判機制的運作,法院的管轄權才能得以更加準確的確定。
(四)刑事訴訟管轄權異議權利的行使及其救濟機制,應當納入程序性裁判體系的軌道。
程序性裁判與實體性裁判相對而言,它是指司法機構針對訴訟過程中發生的程序上爭議進行裁決的活動;程序性裁判獨立于實體性裁判,它是一項獨立的、自治的封閉裁決系統,是針對程序性違法的最佳懲處機制。
當事人提出管轄權異議之后,是否要舉行專門的聽證程序,舉證責任如何分配,證明標準要達到什么樣的程度,法院裁決結果的效力如何等問題,都應當予以明確規定。管轄權異議權利的行使及其保護應當完全納入程序性裁判的體系中來,對于管轄權異議的申請主體、申請機構、申請期間、申請理由、舉證責任、證明標準、裁決機制和法律后果等各要素都要明確,完全按照“訴訟”的形式而不是行政的方式進行裁決,使管轄異議的裁決機制成為程序性裁判體系中的重要一環。
二、我國刑事管轄權異議裁判體系的構建
(一)構建的基本原則
一是賦予當事人訴權原則,即允許當事人對刑事案件的管轄權提出異議,授予當事人的申請異議權,這是該裁判體系建立的前提。當事人如果不能對法院的刑事管轄提出質疑,以后的訴訟就很可能會對其造成極大的不公正。
二是聽證程序原則,法院應當舉行專門聽證方式對管轄權異議是否適當進行裁決,而不能采用簡單的、行政的武斷方式。這有助于當事人對訴訟的積極參與,也是現代訴訟民主的體現。
三是確立證據規則,也就是必須明確當事人提出管轄權異議的舉證責任、證明標準及其相應的后果。只有如此,才能使程序更富有可操作性,使相應的權利義務責任更加明確。
四是再救濟原則,即對法院駁回管轄權異議的裁定不服,授予當事人提出上訴的權利。給當事人第二次救濟的機會,而不能“一裁終局”。
以上四項原則是確立刑事管轄權異議裁判體系的基本原則,只有如此,程序的運作才會更具有科學的、操作性和公正性。
(二)具體的程序
完善的刑事案件管轄異議的裁判程序,應當明確以下事項:
1.申請管轄權異議的主體。筆者認為,被追究刑事責任的被告人有權提出管轄權異議,其余的刑事當事人,如自訴人、被害人、附帶民事訴訟當事人等也可以提出,這體現了訴訟權利的平等原則,有利于當事人對刑事訴訟的積極參與。對于當事人的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如果經其本人同意,也可代為提出管轄權異議。
2.申請管轄權異議的時間。當事人申請管轄權異議應當在什么期間內提出?要不要加以時間上的限制呢?筆者認為,對此還是要加以制約的。有權申請管轄權異議的主體,應當在法庭對案件進行實質性審判之前提出管轄權異議,也就是在法庭調查之前提出,以后就不可以再申請。
3.申請管轄權異議的形式。當事人申請管轄權異議的,應當采取書面形式,向法院提交申請書。
4.申請管轄權異議的效力。當事人向法院申請管轄權異議,人民法院必須予以受理,并且在對當事人的管轄權異議作出裁定之前,暫時停止本案的實體審理。中止審理的期間,不計入法院的審理期限。
5.管轄權異議的受理機構。當事人申請管轄權異議,可以直接向受訴法院提出。具體來說,應當由法院的立案庭對本院于該案是否擁有管轄權進行審查,這樣既有利于提高效率,也有利于法官的職能分工。
6.法院的職權審查。即使被告人等當事人沒有向法院提出刑事案件的管轄權異議,但法院也應在開庭審理之前依照職權主動對案件進行審查,如果發現自身對案件沒有管轄權,那么應裁定移送有管轄權的法院或者申請上級法院指定管轄。
7.申請管轄權異議的法定情形。法律可以規定,當刑事訴訟中出現下列情形之一時,當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請管轄權異議:(A)依照法律規定,審判法院對案件根本就無管轄權的;(B)管轄法院因為回避等法律上的理由、事實上的障礙或者特殊情形而不能行使裁判權的;(C)由于當地的輿論、訴訟的狀況及其他情形,有可能導致在當地不能維持公平審判的。只有符合上述法定的申請管轄權異議的理由,當事人的申請才能獲得法院的支持。
8.申請管轄權異議的舉證責任和證明標準。法院的管轄問題屬于程序性事項,當事人申請管轄權異議的,應當由申請者承擔舉證責任。申請人應當證明其主張存在的可能性大于不存在的可能性,證明要達到優勢證據的程度,使人們對法院管轄的正當性產生合理的懷疑,否則其異議將會被駁回。
9.法院的裁決程序。當事人申請管轄權異議的,法院應當舉行聽證,認真聽取各方當事人和公訴人的意見。
10.法院的裁決結果。在刑事訴訟中,法院經過對當事人管轄權異議的聽證,可以作出以下三種形式的裁定:(A)認為本院擁有管轄權,當事人的申請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當事人的異議;(B)認為本院沒有管轄權,當事人申請異議成立的,裁定將案件移送給其他有管轄權的法院,并且通知提起公訴的檢察院;(C)認為本院沒有管轄權,但也未發現其他有管轄權法院的,報請上級法院指定管轄。
11.法院裁決結果的效力。刑事訴訟中,對于法院作出的駁回當事人管轄權異議的裁定,當事人對此不服的,可以在5日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12.錯誤管轄的后果。筆者認為,如果不建立管轄錯誤的法律后果,當事人申請管轄權異議的權利就難以得到真正的保障。鑒此,在刑事訴訟中,如果沒有管轄權的法院審判了案件,或者法院錯誤地駁回了當事人對于管轄權提出的異議,那么法院已進行的訴訟行為無效;在二審中,二審法院應當以一審法院違反“法定程序”為由撤銷原判,發回重審。
當然,刑事案件管轄權異議本質上是為了保護當事人獲得公平審判的權利,其意義在于促進訴訟中以公權力行使為主到當事人訴權實現的轉變。但在我國確立可能還面臨一系列的障礙,我們應當看到問題的系統性、復雜性,對于刑事管轄權異議裁判體系的相關配套措施予以足夠的重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欠別人錢以房產抵押要什么手續
2020-12-17涉外婚姻結婚具體有什么限制
2021-01-24有誰知道騷擾電話達到什么程度就可以報警
2021-03-16合伙財產質押的主管機關是誰
2021-02-12如何為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
2020-11-22交通事故責任劃分及賠償標準
2020-12-30顧客在超市受傷誰賠償,顧客在超市受傷的相關法律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03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有哪些職責
2020-11-10一線城市樓市退燒,2020北京房產最新政策
2021-02-18企業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如何賠償
2021-01-03實習期簽了合同要承擔上面的條款嗎
2020-11-27保價運輸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0-12-02一般附加險別包括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1短期財產人身保險業務償付怎樣計算
2020-12-05人身保險糾紛的管轄是如何的
2021-02-01保險公司該不該為無責任事故車輛買單?
2021-03-07保險公司以不屬于事故項目拒賠未說明的條款有效嗎
2021-03-12在責任保險中第三人是否有權向保險人請求保險金給付
2020-11-29保險車輛損失情況確認書沒蓋章有效嗎
2020-12-26交通事故車主拒賠幾天可起訴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