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我國新頒布的《刑事訴訟法》從多個角度對辯護制度進行了完善,從法律層面上進一步保障了刑事訴訟中被追訴人獲得辯護的權利,但在實踐中,大部分辯護人受其自身能力限制,或是困于其他因素,怠于辯護或辯護不力,產生了所做辯護于被告人無益的無效辯護的后果。辯護活動僅實現了形式上的對被追訴人享有辯護權的保障,對于辯護活動能夠取得實際效果的要求仍然難以實現。
本文中,筆者將就如何落實在刑事案件審判過程中的有效辯護提出意見和建議。
一、有效辯護在刑事訴訟裁判中的作用
(一)有助于發現案件實體真實
我國有效辯護制度作為刑事訴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查清案件事實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在刑事案件的偵查過程中一直都是偵查機關主導,在案件事實的查明過程中難免與真相產生偏差,而被追訴人及其辯護人在訴訟過程中提出的有效辯護,則是從被告方的角度提出的與偵查公訴機關不同的事實,能從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利益角度收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罪輕的證據,從而有利于發現案件的事實,更加有助于審判機關準確的查明案件的事實真相,促進法官作出正確合法合理的裁判,在一定的程度上維護了被告人的實體權利。
(二)有助于保障人權
刑事訴訟是在國家強制力機關的主導下進行的訴訟活動,司法機關在案件的偵查和審理過程中,通過采取各種強制措施,限制、剝奪犯罪嫌疑人的人身和財產的權利,使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既不能全面深入的了解案情,也無法收集有利于自己的情況和材料,從而難以行使自我辯護的權利。
被追訴人、辯護律師行使辯護權則是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身權利的一種行使和保障,促進了控辯雙方在訴訟地位上的平等。在案件審判過程中,被追訴人、辯護律師通過有效辯護,利用自身的法律知識積累,充分使用訴訟權利,在庭審過程中擺出有力的證據進行舉證質證,充分參與訴訟過程,使辯護達到充分、有效的效果,促使法官做出有利于被告一方的判決。可以說,有效辯護有效地約束了司法機關的權力,加強了對犯罪嫌疑人的權利保障。
(三)有助于促進程序正義
正義是法律制度所要實現的最高理想和目標,也是人們用來評價和判斷一種法律制度具有正當根據的價值標準。正義是刑事訴訟程序的價值目標,而實現控辯平等是刑事訴訟機制的本質要求,控辯雙方在力量上的不平等完全可以通過法律手段加以扭正。
我國刑事訴訟法以法律規定的形式規定了被追訴人、辯護人有辯護的權利,而辯護人的有效辯護、理性的論證不僅強化了辯護權,充分保障辯方的權利,也縮小控辯雙方地位和力量懸殊的影響,確保雙方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更促使裁判者居中裁判做出客觀的判斷,從而影響裁判結果的形成,達到實現程序正義的目標。可以說有效辯護對促進程序正義有著極其重要的積極作用。
(四)有助于公正裁判的作出
在刑事案件的審理過程中,法官作為裁判者,應處于中立地位,在刑事訴訟的職能主要是聽取控辯雙方的意見,查明案件的事實,合理恰當的適用法律法規,對案件居中做出裁判,而非僅聽信一方之言,片面采納控方或辯方任何一方的陳述和辯論對案件下定論。
辯護律師作為被追訴人、被告人的權利的維護者,應積極的行使辯護權利,站在被告人的立場,收集例如無罪、罪輕等有利于被告人的證據,并庭審過程中呈現,進行有力的舉證質證,對案件事實的發現有一定的幫助,能在法庭上靈活應對控方不利于被追訴人的指控,從而能對公正裁判的作出產生積極的影響。若辯護人在庭審上所做的有效辯護,提出的辯護意見或證據切實合乎案件實情,法官應對其予以采納,若法官對提出的辯護意見或證據不予采納時,則必須在裁判文書中說明不予采納的理由。這樣不但促使司法審判發展的公正,也為律師有效辯護的作用起到了保障的作用。
二、有效辯護在我國刑事訴訟裁判過程中面臨的困境
當前影響我國刑事案件審判過程中辯護人有效辯護的發揮大體可以分為外部環境約束和內部因素制約兩大方面,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控辯審三方制衡不足
我國法律在刑事訴訟中雖然賦予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定的訴訟權利,但審判實踐中,我國刑事訴訟模式仍接近于職權主義訴訟模式,不論是立法還是司法實踐都還遠遠沒有實現控辯雙方的平衡,控辯雙方還處在一個不平等的地位。在刑事案件的審判過程中,檢察院不僅作為公訴機關,及時了解案件進展,發現司法活動中的不法現象,同時檢察院身為監督機關,代表國家來進行法律監督,對審判者、辯方和控訴方三方均享有監督權,這相當于控方監督了自己的司法行為,而在公訴權與法律監督權集于一身的情況下,我們很難預期控辯雙方的關系能平等。同時對于法院,目前我國的法院的功能地位仍然是懲治犯罪,這樣的功能地位決定了它在刑事訴訟中難以做到居中裁判。在審判過程中,法官對案件有先入為主的有罪的印象,因而就更愿意聽取控方的意見,庭審淪為變成了法官與控方就對被告人的定罪量刑進行溝通的場所,而辯方的意見經常被忽視,如何保證控辯審三方有效制衡?若法官對案件有先入為主的定罪傾向,在訴訟地位上約等于成為第二控訴人,則辯護人所做的辯護就無參考意義,更遑論有效辯護。法官難以保持中立的訴訟地位,不僅無法規范公權力的行使,也不能保障律師辯護權的有效行使。
(二)法庭審判形式化嚴重
庭審過程中,法院主要針對偵查機關和公訴機關在偵查和審查起訴階段所收集到和移送的事實和證據材料對案件進行審查,對事實作出認定,從而做出裁判,失去了對案件事實進行獨立認定的能力。有些審判法官甚至在審前查閱檢察機關移送的證據副本,并依據所查閱的證據,對被告人的犯罪事實有了自己的審前的斷定;在庭審中,有些法官在對犯罪事實的認定有重要影響的法庭調查階段,也僅僅只是聽取公訴方有選擇的宣讀案卷材料,僅就已有的證據材料有選擇的聽取辯護律師的意見。控訴方提供的案卷筆錄成為法庭審理的基礎,法官對案件事實的認定也是依據控方提供的材料而不是經過雙方的辯論所認定的事實。使得法庭的審判成為了一種走過場的形式。法庭審判中,刑事辯護沒有受到法官和檢察官的重視,律師進行有效的辯護并未發揮實質的作用,導致律師的刑事辯護權僅淪為庭審上的一種表演。
(三)刑事辯護質量下降
據我國辯護律師作為辯護人卻無法在庭審上作出有效辯護,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
1.有能力辯護的律師缺乏責任感和使命感,不愿意接受被告人或被追訴人的委托。
刑辯律師執業能力要求高、風險大、但收費卻十分低,大多數律師并不愿意接受刑事訴訟業務。而部分律師接受委托之后,因缺乏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不主動履行辯護職責,庭前辯護準備不足,導致在庭審過程中無法作出有效辯護,為被追訴人和被告人提供有效的幫助。
2.司法機關濫用職權追究律師行使責任,辯護律師迫于外界壓力對辯護權的行使選擇沉默,或無法有效行使辯護權
刑事辯護的風險使得律師怠于行使并畏懼行使辯護權利,導致無法進行有效的辯護。例如我國刑法第306條的規定就增加了辯護律師觸犯犯罪的風險,使得律師降低了進行有效辯護的意愿和熱情,辯護律師不敢大膽、充分的為犯罪嫌疑人進行有效辯護,提供法律幫助。
3.辯護律師缺乏律師執業資格或自身辯護能力不夠,無法為被告人或被追訴人提供高質有效的刑事辯護。
刑事訴訟中抗辯性的特點對律師面對問題的思考能力和邏輯思維,在辯論過程中的應變能力提出的極高的要求,而當前我國缺乏高執業素養辯護律師隊伍,無法迎接高素質職業化公訴人挑戰,律師素質良莠不齊,從而產生了辯護律師因自身的限制無法為被追訴人、被告人提供有效辯護的結果。
三、完善有效辯護在刑事訴訟裁判中的可欲路徑
(一)加強控辯審三方的有效制衡
我國采取職權主義與當事人主義相結合的刑事訴訟模式,但實踐中,我國的刑事訴訟模式接近職權主義訴訟模式,要實現有效辯護,其外部環境首先必須加強構建平衡的控辯關系,要完善現行的訴訟構造,加強控辯審三方的有效制衡。對于公訴方,必須防止檢方將監督關系與控審關系混為一談,對偵查機關的偵查行為、司法機關的審判行為進行有利有效監督,檢察院自己作為偵查機關的自偵案件,則應當將權利分散,將對于自身行為的監督權交予上級,由上級檢察院對其偵查行為進行監督。檢察機關不再自己監督整個審判活動,其權力受到了專門監督部門的制約,也就保證了法官的中立,控辯雙方的平衡。作為中立審判者的法官,對偵查部門偵查程序中侵犯公民權利事件以及偵查程序是否合法也應當作出合理裁判,經過最終裁判的偵查行為如有實體或程序上的不合法,必須予以糾正。對于律師,應當斌予律師與控方同步的、充分和寬泛的調查取證權,完整的辯護權,從而實現控辮均衡,真正做到控辯審三方有效制衡,確保被追訴人的辯護權的行使,作出有效的辯護。
(二)強化法庭庭審作用
為避免法官在庭審前形成對案件先入為主的印象,在庭審中僅只走個過場,或在對犯罪事實的認定有重要影響的法庭調查階段,只聽取公訴方有選擇的宣讀案卷材料,僅就已有的證據材料有選擇的聽取辯護律師的意見等以上情況的發生,我國刑事訴訟中可借鑒起訴書一本主義,即公訴機關在起訴時,除公訴書以外,不得向法院附帶任何可能導致法官預斷的證據或其他文書。防止法官庭前產生預斷,在庭審過程中,法官應重視辯護律師作出的有效辯護,對于辯護律師在庭審過程中提出的收集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罪輕的證據,要予以重視和審查,結合控辯雙方的證據和辯詞,公正的對事實作出判斷認定并作出裁判,使庭審不再流于形式,有效辯護的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從而促成公正判決的作出。
(三)提升辯護律師的有效辯護質量
1.開展職業道德教育培訓,提高執業律師的職業道德覺悟
思想道德方面,各地律師協會應當經常性的、有針對性的對當地的辯護律師開展職業道德教育培訓課,全面提高執業律師的職業道德覺悟,促使各地律師能以積極向上的態度和敬業的態度,積極做好庭前辯護準備,在庭審過程中主動履行辯護職責,為被追訴人和被告人提供有效的幫助。
2.開展刑辯律師的執業技能培訓,提高辯護律師自身辯護能力
為提高辯護律師自身辯護能力,確保律師在庭審過程中主動履行辯護職責,為被追訴人和被告人提供有效辯護,各地律協應當定期或不定期開展刑辯律師的執業技能培訓,提高律師的辯護技能,為有效辯護的實現做好各方面的準備。
3.明確規定辯護律師的執業豁免權
為避免司法機關濫用職權追究律師行使責任,我們要依據情況賦予律師刑事辯護豁免權,一般包括:一確保刑事訴訟案件中辯護律師的人身自由和權利不受法律侵害,不得隨意拘留、逮捕辯護律師或者以其他方式打擊、追究辯護律師的法律責任。二是律師在庭審中發表的合法合理的辯護言論不受法律追究,司法機關不得以律師發表的言論過于激烈為由,將辯護律師驅逐出庭,保障律師正常地行使辯護權。只有嚴格辯護律師的入罪條件,降低刑事案件中有效辯護的辯護風險,才能提高律師參與刑事案件辯護的積極性,最終達到達到提高辯護有效性的目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物業費追訴時效怎么算
2021-01-17醫療糾紛從上訴到取證需要多長時間
2021-03-24勞務糾紛是否屬勞動監察范圍
2021-03-24哪些原因導致公司并購
2021-01-19解除反擔保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20婚姻法房產共有的情形有哪幾種
2021-02-24什么時間可提出撤銷脅迫婚姻
2021-03-14交通事故鑒定要準備什么材料,怎么選擇鑒定機構?
2021-01-15辦理房產證有時間期限嗎
2021-02-25違反規定徇私向親屬發放貸款的全部承擔責任嗎
2021-02-16合同到期解除協議書還有效嗎
2021-02-19有簽名沒有公章的合同是否有效
2021-02-11國企簽勞動合同嗎
2021-01-22工傷官司到最后也無法確立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1-01-31產品責任險條款(國內)
2020-11-20家庭財產保險案例
2021-01-21保險證等不等于保險憑證
2021-03-15土地承包經營權指的是什么
2020-11-18頒發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是否收費
2021-02-02土地流轉方式有幾種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