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確認判決,是指法院經審理后,依法確認被訴之對象合法、有效、無效或違法的判決形式。盡管確認判決在我國行政訴訟制度中確立較晚,而且其賴以存續的法律基礎遠不及撤銷判決、履行判決和變更判決等其他判決形式深厚,但其被關注的程度卻超越其他判決形式。觀察當前有關確認判決的研究,雖然不少為司法實踐提供了有益的參考,但較難發現對該判決的本質有見地的觀點,這一現象的存在,在某種意義上造成司法實踐上,導致確認判決經常被誤用,甚至被濫用。由此,對行政確認判決的再認識,或者說重新認識,是展開討論的前提。
確認判決不同于確認之訴。確認判決是一種判決形式,是法院作出的具有法律拘束力的司法判斷,而確認之訴則是一種訴訟類型。通過確認判決,司法權對既已存在的行政行為的性質是違法抑或無效予以宣告,對行政法律關系的成立或存在與否給予確認。它既不賦予權利、也不課予義務;既不創設法律關系,也不消滅事實,僅僅對發生的爭議加以澄清。透過此種判決形式,行政主體能夠認識到自身行為違反法律,并自覺糾正;借助此種判決,原告可以進一步獲取行政賠償。
在一篇研究確認判決的文章中,作者指出,行政確認判決的法律效力主要體現為三個方面:消滅法律行為的效力;終局確定權益歸屬;以及決定行政賠償責任的產生。這一認識在我國行政訴訟界頗具有代表性,但明顯存在一些誤解。此種觀點沒有把握確認判決的本質特性,沒有意識確認判決的功用,而且無視確認判決存在的基礎,忽視確認判決與其他判決的差異。
較之其他判決形式,確認判決有如下特征:
第一,宣示性。撤銷或者變更判決使原有的法律關系發生變化,以達到消除違法行政行為造成的損害;履行判決責令被告履行法定職責,如果被告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原告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而確認判決僅能對現有法律上的狀態予以確認、宣告,是對既有法律事實的澄清,不賦予權利,不給予身份,也不課予義務。它真正的目的在于防患未然,在于對行政的法律約束和促使行政機關守法
第二,既判力的對世性。既判力是指終局判決一旦獲得確定,該判決針對請求所作出的判決就成為規制雙方當事人今后法律關系的規范,當雙方當事人對同一事項再度發生爭執時,就不允許提出與此相矛盾的主張,而且當事人不能對該判斷進行爭議,法院也不能作出與之相矛盾或抵觸的判斷。簡而言之,不允許對該判斷再起爭執的效力就是既判力既判力作用的范圍包括主觀和客觀兩方面。前者指既判力對哪些人產生拘束力,后者則是指判決書中哪些內容有約束力。確認判決不同與其他判決就在于前者,其他判決一般僅對案件的當事人和法院有拘束力,但確認判決對所有人都產生約束,具有對世性
考慮到行政權涉及公共利益,行政判決所確認的權利或者法律關系不能必然阻止行政機關根據管理需要而進行相應調整。例如,行政機關為推動公務的需要,與某一相對人簽定了行政合同,并由法院判決確認合法有效。按照既判力原理,除非經合同雙方當事人協商更改合同,任何當事人一方和法院都無權變更。但如果此時面臨重大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機關有權單方面變更或終止行政合同,法院也有權支持行政機關的變更行為。可見,行政訴訟中,判決的既判力不是絕對的,而具有相對性。
第三,不具可執行性。與履行判決不同,確認判決僅對既存法律狀況的澄清,不賦予權利,不課予義務,沒有可以執行的內容,不能憑借司法強制力予以實現。透過司法權的宣示,一方面在于對爭議的事實予以證明,防爭訟于未然;另一方面在于借籍司法權監督行政職權行使,促使行政機關自覺依法行政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車禍造成他人死亡精神損失賠償最高多少
2021-01-19怎么證明調解書無效
2021-01-04非直系親屬贍養協議范文
2021-03-22公示催告流程的適用范圍
2021-02-16司法實踐是怎么處理婚約問題
2021-02-04商標糾紛法院調解的效力
2020-12-01參加商業活動中死亡,商家有責任嗎
2021-03-17醫療費中醫保部分能否提起訴訟
2020-11-09土地確權是否逐戶逐地塊丈量土地
2021-01-03離婚時集資房怎么分
2021-01-08一些基礎性的購房專業名詞
2021-02-22公司法定代表人有哪些職務
2021-02-18試用期是勞動合同期限法律規定嗎
2021-01-21勞務派遣協議范本
2021-01-16什么是人壽保險,投保壽險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2交通意外險與人身意外險有何區別
2020-11-11人壽意外保險險種的內容有哪些
2020-11-18保險表見代理的認定問題有哪些
2021-02-10保險合同有哪些體現形式
2021-01-02汽車刮蹭怎么申請理賠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