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伙企業中所存在的合伙糾紛能否涉訴大概有三類情形:一是法律明確規定可以起訴的;二是法律雖未明確規定是否可訴,但其糾紛的內容具有可裁判性且符合受理條件的;三是糾紛內容系單純的合伙人自治事項,司法權無法替代進行決策且不具有可裁判性的糾紛法院不得受理。
明確可訴的糾紛類型在合伙企業法中規定了三種情形:一是合伙除名糾紛。被除名人對除名決議有異議的,可以自接到除名通知之日起30日內向法院起訴;二是有限合伙人的維權之訴。即其在合伙企業中的利益受到侵害時,有權向有責任的合伙人提起訴訟,類似于公司法中的股東訴訟;三是有限合伙人的代位之訴。當執行合伙事務的合伙人怠于行使權利時,有限合伙人可為了本企業的利益而以自己的名義提起代位訴訟,類似于公司法中的股東派生訴訟。
應當說,在未被法律明確能否涉訴的合伙糾紛中多數是可訴的。根據合伙企業法第103條的規定,合伙人履行合伙協議發生爭議的,合伙人可以通過協商或調解解決。不愿通過協商、調解解決或者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按照合伙協議約定的仲裁條款或者事后達成的書面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合伙協議中未訂立仲裁條款,事后又沒有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此類可涉訴事項大概有這樣幾類情形:一是合伙協議約定或法律規定在可以追究違約責任情形下的糾紛。諸如,有限合伙人未按期足額交納出資的應承擔補交義務,并對其他合伙人承擔違約責任。二是法律規定應對某類行為承擔無限責任或連帶責任,相關利害關系人因追究行為人的此類責任而涉訴的糾紛。諸如合伙企業注銷后,原普通合伙人仍應對合伙企業存續期間的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三是法律規定對某類行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的糾紛。諸如合伙人對須一致同意始得執行的合伙事務擅自處理造成損失的,應承擔賠償責任。合伙人違反競業禁止規則或進行關聯交易的,對造成的損失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四是法律規定享有追償權的糾紛。諸如合伙人由于承擔無限連帶責任而使得其實際清償數額超過其應當承擔的虧損比例的,有權向其他合伙人追償。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合伙糾紛均可涉訴,即便是合伙協議有約定的糾紛亦未必可訴,能否受理的關鍵是審查糾紛的性質是否具有可裁判性。如果屬于合伙人內部單純自治范圍內的事項則法院不得受理,更不得作出具有強制約束力的裁判。那些需要合伙人一致同意的事項;需要借助合伙人的表決等“人身行為”來完成的事項;諸如關于新合伙人的入伙程序與效力糾紛,關于合伙企業設立前的合伙協議是否繼續履行的糾紛等均不得涉訴,更不得作出具有強制履行的裁判內容。因此類糾紛屬合伙人單純自治事項,司法權無法進行有效的干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合伙和入股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01委托理財合同如何適用法律
2020-12-3134歲扶貧干部殉職可以認定為工傷嗎
2021-02-12事實婚姻離婚孩子怎么處理
2021-01-22刑事案件中哪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2020-12-26公司設立執行董事任期幾年
2021-03-15醉酒駕車怎么判斷
2020-12-10老人贍養費多個子女怎么分配
2021-02-13分公司負責人能否被執行
2021-02-10離婚債務立案是否需要收費
2021-01-18商業銀行解散的事由是什么
2021-02-21房產證在房屋中介手里不肯退怎么辦
2020-12-27準予離婚調解書不服怎么辦
2020-12-22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規定
2021-03-14存單質押貸款轉讓可以嗎
2020-12-08拆出資金限于哪些
2021-02-02爭議存在時是否可暫緩履行合同
2020-11-25集體土地怎么進行轉讓
2020-12-25農村違建房子罰款多少
2020-11-13買賣雙方跳過中介私下成交是否還需付中介費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