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妻子在上班途中遭遇車禍而受傷,司機給予了賠償。同時,她也投保了意外傷害險和附加疾病險,但在向保險公司索賠時卻遭到拒賠。保險公司的理由是受害人已從加害人處獲得了賠償,如果保險公司再予賠償就是雙重賠償,被保險人將構成不當得利。請問:保險公司的拒賠有合法根據嗎
【解答】
保險公司的拒賠理由不能成立,受害人應當獲得雙重賠償,這是基于不同的法律關系所產生的必然結論。
一、人身保險的理賠規則不同于財產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權制度和補償原則,而是典型的單純合同責任。我國保險法規定,對于財產保險應適用填補原則,即被保險人無論是從保險人還是責任人處所能獲得的賠償只能是填補其損失即可,并不能獲得雙重賠償。且保險公司先行賠付后享有向責任方追償的權利,但如果是責任方已予先行賠償后,保險公司則不再給予理賠。
但人身保險理賠規則完全不同。根據保險法第68條的規定,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因第三者的行為而發生死亡、傷殘或者疾病等保險事故的,保險人向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給付保險金后,不得享有向第三者追償的權利。但保險人或者受益人仍有權向第三者請求賠償。這一規定表明,人身保險是獨立的合同之債,在一起保險事故中,無論是否有加害人或有多少個加害人,都不能免除保險人的合同責任。
二、侵權民事責任與保險責任共存時,二者互不抵消,而是應當各自獨立承擔相應的責任。
因侵權法律關系產生的是民法中的侵權之債,因人身保險合同而產生的索賠權益是獨立的合同之債,二者是完全不同的法律關系的產物。如果允許這兩種責任具有代位性,如果加害人免賠,等于使其獲取了投保人的預期利益;如果保險公司被免責,等于用第三人的給付行為免除了其合同義務。
顯然,只有對受害人給予雙重賠償才符合法律的明確規定和價值取向。如果允許保險公司或加害人任何一方免除責任,則等于支持被免責的一方公然獲取不當得利。
三、本案中,意外傷害保險金與醫療費賠償均應獲得。
根據保險法第92條的規定,人身保險包括人壽保險、醫療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等險種,故醫療保險中的有關醫療費用的賠償應適用人身保險合同的理賠規則,其并不是財產保險。有關醫療費和意外傷害的保險金均應當屬于獨立的合同之債支付于被保險人或其受益人。
交通事故欄目組溫馨提示,以下內容或許對你有用:機動車交通事故快速處理辦法實施細則、2010交通事故的處理程序,也可以在欄目交通事故精神賠償中尋找相關知識。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域名商標的保護期限是多少年
2020-12-18抵押擔保是不是就是抵押貸款
2020-11-17船舶租賃合同怎么寫
2021-03-21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管理辦法
2021-01-04爺爺是否有權利把房子贈予孫子
2020-12-22房屋贈與子女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0女兒不贍養父母能繼承遺產嗎
2020-12-04無證回遷房可以被保全嗎
2021-01-14物保無效人保對債務如何承擔
2020-12-02父母遺產兄妹如何分配
2020-12-25交通事故認定書一直沒下來怎么辦
2021-01-27住房公積金是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1-03企業地址變更員工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18在什么情況下與員工簽訂勞務合同
2020-11-23勞務合同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0-11-21產假期間員工裁員補償標準
2020-12-17五一勞動節三倍工資有幾天
2021-01-04買了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0-11-28保險經紀人辦理保險經紀業務產生的法律責任該由誰承擔
2021-02-02人身保險理賠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