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其實現在好像已經成為了訴訟活動當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了,作為專業的法律工作者當然小編也很少見到自己一個人單獨起訴離婚的這種情形,除非真的請不起律師或者自己對于離婚官司方面的法律常識就非常熟悉的,不過也有人考慮到身份和社會影響力的各種因素,所以最擔心的一個問題是在我國起訴離婚可以委托律師嗎?
一、在我國起訴離婚可以委托律師嗎?
起訴離婚,委托律師不是法院受理的前提條件,當事人完全可以獨立參與訴訟過程,訴請準許離婚,分割夫妻共同財產和判決子女撫養權。也就是說,起訴離婚時,當事人享有自主權,有權決定請你請律師。如果當事人具備基本法律知識和語言表達能力,事實清楚,舉證簡便,沒有請律師的必要。
當然,若離婚涉及的夫妻共同財產標的額巨大,證據收集難度指數較大,或者對方存在藏匿或轉移財產的可能性,想要爭取更大的經濟利益,胸有成竹地爭取子女撫養權,建議聘請律師,予以專業性指導,勝訴才更有把握。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當事人享有訴訟參與權,包括委托代理人,提出回避申請,收集、提供證據,進行辯論,請求調解,提起上訴,申請執行。
二、起訴離婚律師能為您做些什么?
(1)前期律師談判
很多即將離婚的夫妻,已經難以心平氣和的坐下談判,由于雙方缺乏互信,更是對爭議的問題難以達成一致意見。但不能因此就認為沒有談判的必要或斷定再沒有談判成功的可能。小編認為,在男女雙方難以談判的情況下,可以請律師協助談判,注意技巧,有時是可以談判成功的。
律師可以運用法律知識說服對方;
律師可以憑借經驗技巧把握對方心理;
律師可以起到中間人協調作用;
律師可以促進談判且避免留下離婚后遺癥;
相信在律師的參與下,就會有一份談判成功的希望,這樣可以避免訴訟,避免進一步的矛盾激化,避免感情再受到傷害,避免勞民傷財。因此說,訴訟前的談判是應該有的,此為第一部曲。
(2)訴訟階段的談判
如果雙方矛盾較深無法談判成功,或者對方蠻不講理無法交流,或者對方拒絕談判,此時再進入訴訟階段。
法院要審查離婚當事人之間的夫妻感情是否破裂,如果夫妻感情確已破裂,法院會判決離婚,同時會一并處理財產問題和子女問題。
如果法院經審查認為當事人間的夫妻感情尚未完全破裂,還有和好的可能,一般會判決不予離婚,當然就不會再處理財產問題和子女問題。
訴訟過程中依然需要談判,法官會主持調解,律師也會參與調解,可以在法庭上談判,也可以私下談判。訴訟階段離婚雙方當事人都有著思想壓力,律師如果注意火候,注意技巧,仍有促使雙方談判成功的可能。在訴訟階段不理智的當事人有時是情緒激動,難以靜心談判,甚至仇人相見分外紅眼,因此此階段談判相對較困難,仍應當以訴訟為主談判為輔,以訴訟逼談判,以戰逼和。
離婚訴訟是法律的最后屏障,也是離婚當事人最后的選擇,訴訟不是萬能的,但沒有訴訟是萬萬不能的;訴訟影響著參與訴訟的每位當事人;當訴訟存在風險、需要付出成本——金錢和精力,離婚當事人就會考慮選擇訴訟還是私下和解;當前期談判未果時,才有了離婚第二部曲——訴訟,當第一次訴訟無法解決問題時,離婚當事人經過權衡、經過訴訟的洗禮后往往又會選擇第三部曲——后期的談判(甚至是第二次的訴訟)。
(3)后期律師談判
如果法院判決不準離婚,離婚當事人可以等到6個月后再次提出離婚訴訟。但是,這樣對夫妻感情已經破裂的男女雙方都是一種傷害,并且6個月也是一個漫長的時間,是一種痛苦的煎熬。
我們在任何訴訟活動當中都有最基本的權利去委托律師的,所以請不請律師在于當事人自己可以作出選擇的。可是如果您在這里所謂的委托律師是全部交給律師來處理,自己都不想出庭審理的話就絕對不可能了,律師也是在法律規定的職權范圍內開展工作的。
2020最新離婚訴訟書范文
外地起訴離婚可以不嗎?
2020年離婚要帶什么證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名譽損失最高賠償多少
2021-02-16醫療糾紛案例的分析
2020-12-30醫療事故鑒定由誰來繳費
2021-01-02管轄權異議上訴被駁回怎么處理
2020-12-31婚前協議只簽名沒按手印是否有效
2021-02-11消費者享有哪些基本權利
2020-12-24交通事故死亡賠償相關法規
2021-01-26放棄繼承權有啥法律后果
2021-03-16競業限制勞動者怎么可以解除
2021-02-24懷孕被裁員公司如何補償標準
2021-02-21產品責任法律了解
2021-03-08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中的保險利益
2020-11-12法律對保險人答復義務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23保險經紀人的條件資格有哪些
2021-02-23人身保險合同的性質是怎么樣的
2021-01-25壽險理賠需要知道這些問題
2020-12-11也談無證駕駛造成的交通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1-02-02提高保險理賠效率主要有幾種方法
2021-02-13哪些情況下保險公司可以拒賠
2021-02-27論保險合同格式條款的解釋原則有什么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