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飛機延誤險賠償標準
依據中國航協《航空運輸服務質量不正常航班承運人服務和補償規范(試行)》:
1、由于承運人原因造成航班延誤、取消,客票的退、改、簽費用由航空公司承擔。延誤4小時以上,安排休息場所,還需要提供購票折扣、里程等值補償或現金補償。
2、航班延誤經濟補償適用于由于承運人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誤,承運人原因則指航班計劃、機務原因、航班調配、運輸服務、機組等原因;
3、非承運人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誤指天氣、突發事件、空中交通管制、安檢、旅客或公共安全等原因,非承運人原因不列入經濟補償范疇。
4、對于承運人原因造成航班延誤、取消補償,各個航空公司是不同的。
目前,部分航空公司實行航班晚點4小時以上,安排休息場所;在原預定航班離站時間后4-8小時(含8小時)內成行,除了安排休息場外,所還要向旅客提供價值300-450元的購票折扣、里程或其他方式的等值補償,或是人民幣200元(也有直接補償人民幣300-400元的);在8小時以后成行的,除了安排休息場外,向旅客提供價值450元購票折扣、里程或其他方式的等值補償,或是直接補償人民幣300-450元的。
二、民航總局航班延誤的通知和指導意見
1993年我國民用航空總局(1993)110號文件規定,航班不正常時,要及時通知旅客,并向旅客表示道歉,航空公司或機場要積極為旅客提供服務,航班延誤兩小時以上要提供飲料,正值用餐時間要提供餐食,延誤使4小時以上要妥善安排旅客休息,向旅客提供的膳食標準要達到當地的中等水平。
2004年6月26日,中國民用航空總局《航班延誤經濟補償指導意見》。指導意見主要包括以下內容:第一,航空公司因自身原因造成航班延誤標準分為兩個,一個是延誤4小時以上、8小時以內;另一個是延誤超過8小時以上,對于這兩種情況,航空公司要對旅客進行經濟補償;補償方式可以通過現金、購票折扣和返還里程等方式予以兌現;在航班延誤的情況下,為了不再造成新的延誤,經濟補償一般不在機場現場進行,航空公司可以采用登記、信函等方式進行;機場應該制止旅客在航班延誤后,采取“罷乘”、“占機”等方式影響航班的正常飛行。
這是民航改革發展過程中的一種嘗試,畢竟邁出了這一步,指導意見并不具有強制性,且比較中立,既不傾向航空運輸企業也不傾向消費者,這應該是政府部門的一種探索。實踐中要判明航班延誤的具體原因實屬不易,航空公司歷來都是在具體延誤情況下,針對具體情況予以補償。我國采用何種方法值得進一步探討,如果行政管理部門缺乏對此問題的長期有效的監督和宏觀管理,出臺的規定或指導意見的涉及面太窄,往往注意一方面的問題同時又忽略本該注意的更深層次的問題。
在我國國內法和相關的國際法有明確規定的情況下,指導意見的執行就存在先天不足的問題。此外,媒體對民航總局的指導性意見進行廣泛的報道,側重的是有關延誤的補償問題。過度關注旅客的索賠權問題而忽略了旅客的其他兩項重要的權利-知情權和選擇權。這樣的局面對長期處理延誤問題并沒有好處,處理延誤的關鍵問題是知道發生了什么并盡快完成旅行,而補償應當是一種無奈選擇,處于比較次要的地位。
上述就是小編對“飛機延誤險賠償標準”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相關法律的規定,飛機航班延誤是屬于航空公司原因造成的,航空公司要依據延誤時間對乘客進行相應的補償。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企業融資渠道的有哪幾種選擇
2021-03-18商標近似判斷原則有哪些
2021-02-04公司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0-11-18結賬前產品問題拒絕付款可以向消協投訴嗎
2021-02-03如果盜竊的物品是假貨還是犯罪嗎
2020-12-18交通事故賠償有哪些費用
2020-11-17家庭冷暴力
2021-03-05一方存折寫父母的名字,離婚怎么證明是夫妻共同財產
2021-03-08虛構事實的合同有效嗎
2021-03-10農業承包合同糾紛政府會處理嗎
2021-01-03買賣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0-11-30競業禁止與競業限制的主要區別在哪些方面
2021-02-08用人單位的違法行為仲裁時效是否中止
2021-03-11公司稱已繳納社保卻未交如何處理
2020-11-08公司部門解散可以辭退員工嗎
2021-02-19新《保險法》實施將帶來什么
2021-02-05淺析道路交通事故中保險公司應承擔的責任
2021-02-26法律對殘疾人投保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28非運營車輛拉貨保險拒賠怎么辦
2021-02-24保險公司未說明免責事由,投保后能否拒賠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