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簽訂再保險合同的情況下,再保險分出人提取相關原保險合同各項準備金(未到期責任準備金除外)確認應付保險受益人負債的同時,也產生了向再保險接受人收取補償金額的權利,該權利所帶來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人保險人并且權利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符合資產要素的定義及確認條件,應當確認為應收分保準備金資產。需要說明的是,應收分保未到期責任準備金屬于分出的未賺保費,本質上不屬于預期從再保險接受人處獲得補償的權利金額。
應收分保準備金的確認應符合與有關原保險合同準備金不相互抵銷的要求,即再保險分出人不應僅以各項原保險合同準備金扣除相關應收分保準備金后的金額列示于資產負債表的負債方。原保險合同準備金反映再保險分出人應付保險受益人的負債,而應收分保準備金反映的則是再保險分出人應收再保險接受人的債權。再保險合同的簽訂并不能減少或免除再保險分出人對原保險合同保險受益人的保險責任,無論再保險接受人能否對再保險分出人支付補償金額,再保險分出人都要向保險受益人全額履行賠付義務。因此,應收分保準備金與相關原保險合同準備金不應相互抵銷,抵銷處理會掩蓋再保險分出人客觀存在的信用風險,造成信息披露不充分。按照再保險合同準則要求,再保險分出人應在資產負債表中全額列示原保險合同各項準備金,以全面、真實反映其對原保險合同保險受益人的負債情況,同時將各項應收分保準備金作為資產單獨列示,以真實反映其對再保險接受人應有的債權。這樣,也有利于準確考核再保險分出人的償付能力。應收分保未到期責任準備金和未到期責任準備金同樣不符合相抵銷條件,應分別列示于資產負債表的資產方和負債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勞動局電話投訴有用嗎
2021-01-09涉外離婚孩子會判過外方嗎
2020-12-18股權轉讓后還需要去稅務局辦理什么嗎
2021-01-26子女有贍養能力低保能辦嗎
2021-01-11撫恤金的發放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01行政案件可以立案嗎
2020-11-29雇主騷擾保姆要負法律責任嗎
2021-02-07超市摔倒壓倒小孩誰負責
2020-11-25地役權是否適用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
2020-11-19村長利用村民名義騙取扶貧貸款構成何種犯罪
2021-02-11勞動合同終止的法律問題
2021-02-26申請在家辦公工資怎么算
2021-02-24不給臨時工買保險合法嗎
2021-03-19如何讓保險索賠變得容易?
2021-01-07企業內部承包合同會不會受勞動法調整呢
2020-12-09拆遷沒有房產證怎么辦
2021-03-07小產權房拆遷如何賠償
2021-02-22房屋拆遷價格評估機構選定方式
2020-11-15被拆遷人的主體資格是如何確認的
2020-12-30拆遷補償、拆遷注意事項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