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一般成立的必要條件有哪些
1、訂約主體存在雙方或多方當事人。
2、雙方當事人訂立合同必須是“依法”進行的。
3、當事人必須就合同的主要條款協商一致。即合同必須是經過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的。所謂協商一致,就是指經過談判、討價還價后達成的相同的、沒有分歧的看法。
4、合同的成立應具備要約和承諾階段法。要約承諾是合同成立的基本規則,也是合同成立必須經過的兩個階段法。如果合同沒有經過承諾,而只是停留在要約階段,則合同未成立。合同是從合同當事人之間的交涉開始,由合同要約和對此的承諾達成一致而成立法。
什么情況下需要簽訂合同
按照《合同法》第十條、第十一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采用書面形式的,應當采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采用書面形式的,應當采用書面形式。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合同生效的時間規定是怎樣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
本條是對合同生效時間的規定。
合同生效是指合同產生法律約束力。合同生效后,其效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在當事人之間產生法律效力。一旦合同成立生效后,當事人應當依合同的規定,享受權利,承擔義務。當事人依法受合同的拘束,是合同的對內效力。當事人必須遵循合同的規定,依誠實信用的原則正確、完全地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不得濫用權利,違反義務。在客觀情況發生變化時,當事人必須依照法律或者取得對方的同意,才能變更或解除合同。
2.合同生效后產生的法律效果還表現在對當事人以外的第三人產生一定的法律拘束力。合同的這一效力表現,稱為合同的對外效力。合同一旦生效后,任何單位或個人都不得侵犯當事人的合同權利,不得非法阻撓當事人履行義務。
3.合同生效后的法律效果還表現在,當事人違反合同的,將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必要時人民法院也可以采取強制措施使當事人依合同的規定承擔責任、履行義務,對另一方當事人進行補救。對此本法第七章作了規定。
一般合同成立的必要條件有哪些?在簽訂合同的時候當事方要仔細的去看清楚合同的內容,如果你沒有看清楚的話就會給自己帶來各種各樣的麻煩。合同成立之后彼此產生了糾紛要進行解決的話,可以來律霸網問問律師幫助你維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強制執行能分階段履行嗎
2021-03-23治安管理處罰的基本準則是什么
2021-02-02后續治療費訴訟時效怎么算起
2020-12-11論商業誹謗行為及其民事法律制裁
2020-11-19互聯網金融法律法規匯總(截至2015年10月13日)
2021-01-13學生交通事故怎么賠償
2021-01-21夫妻債務如何分擔
2021-01-25民事訴訟調解與不調解的區別
2020-12-30外孫有代位繼承權嗎
2021-02-10房產贈與給兩個人怎么繳稅
2020-12-30勞動者不承認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0-11-10裁員補償扣掉五險一金嗎
2021-02-05股東之間的競業限制協議有效嗎
2020-12-28企業勞動糾紛處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10向壽險公司索賠時注意什么
2020-12-15公司員工購買人身意外保險相關事宜
2020-11-29產品責任與違約責任的競合有哪些
2021-03-05保險合同包含的內容有哪些
2021-01-05人身保險合同
2021-03-08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管轄之探析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