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原告張某(死者蘭某之妻)訴稱:2010年7月,被告人王某駕駛一輛輕型農用貨車前往某鎮沙石場裝沙石,行至某鎮橋背路段時,與迎面而來駕駛二輪摩托車的蘭某相撞,造成蘭某死亡。該起交通事故經公安交警部門處理,認定王某(持有C1駕駛證)負事故的全部責任,蘭某不負事故的責任。被告某保險公司系肇事貨車交強險的保險人?,F訴求兩被告賠償原告因交通事故受傷所造成的醫療、誤工、死亡賠償金、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及精神損害撫慰金等各項損失合計人民幣653315.60元。
被告王某認為其駕駛的貨車已經向保險公司投保了交強險,對原告的實際損失應當先由被告保險公司先承擔賠償責任,超過或不足部分再由其承擔賠償責任。
被告保險公司辯稱,由于本案的被告王某駕駛與駕照不符的車輛,因屬無證駕駛,根據交強險保險條款的約定,保險公司不應承擔任何賠償責任。故應駁回原告對保險公司的訴訟請求。
【分歧】
對于本案有兩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盡管被保險人王某系無證駕駛機動車,但由于《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款》與《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在免責范圍的規定上存有沖突,《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款》對保險公司的免責范圍作了不當擴大,此情形下應按《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的規定處理,即該機動車投保交強險的保險公司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二種觀點認為,由于作為被保險人的被告王某系無證駕駛被保險機動車而引發的該起交通事故,根據《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款》的約定,保險公司應當免責。故應當駁回原告對被告保險公司的訴訟請求。
【管析】
本案中,被告人王某應當向原告承擔賠償責任并無爭議,關鍵是被告保險公司是否應當在交強險賠償限額內向原告承擔賠償責任,針對此爭議,筆者同意第一種觀點。理由如下:
1、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9條的規定:駕駛機動車,應當依法取得機動車駕駛證。駕駛人應當按照駕駛證載明的準駕車型駕駛機動車;駕駛機動車時,應當隨身攜帶機動車駕駛證。依據國務院法制辦對《關于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有關法律條文的理解適用問題的函》的答復: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九條的規定,申請駕駛證,經考試合格,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發給相應類別的機動車駕駛證。駕駛人應當按照駕駛證載明的準駕車型駕駛機動車。駕駛與駕駛證準駕車型不符的機動車,在性質上應當屬于無證駕駛;在適用處罰上,依據過罰相當的原則,可以按照未取得駕駛證而駕駛機動車的處罰規定適當從輕處罰。因此,從相關規定來看,王某超越準駕規定駕駛機動車輛應認定為無證駕駛。
2、①根據國務院制定的《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第22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險公司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墊付搶救費用,并有權向致害人追償:(一)駕駛人未取得駕駛資格或者醉酒的;(二)被保險機動車被盜搶期間肇事的;(三)被保險人故意制造道路交通事故的。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造成受害人的財產損失,保險公司不承擔賠償責任。從該《條例》第22條我們可以看出:此條規定的免賠范圍,僅用了“財產損失”的概念,體現出立法者的原意即保險公司免賠的部分只針對直接財產損失,而不包括人身受傷害受到的損失。
②國務院授權保監會制定的《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款》(以下簡稱條款)第九條規定:被保險機動車在本條(一)至(四)之一的情形下發生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受傷需要搶救的,保險人在接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書面通知和醫療機構出具的搶救費用清單后,按照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組織制定的交通事故人員創傷臨床診療指南和國家基本醫療保險標準進行核實。對于符合規定的搶救費用,保險人在醫療費用賠償限額內墊付。被保險人在交通事故中無責任的,保險人在無責任醫療費用賠償限額內墊付。對于其他損失和費用,保險人不負責墊付和賠償。(一)駕駛人未取得駕駛資格的;(二)駕駛人醉酒的;(三)被保險機動車被盜搶期間肇事的;(四)被保險人故意制造交通事故的。對于墊付的搶救費用,保險人有權向致害人追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禁止刑訊逼供手段取證是國家的人權承諾
2021-02-19行政訴訟可否提起再審或者抗訴
2020-11-10公司法糾紛中律師作用和重要性
2020-12-21國家賠償質證程序
2021-02-14公司法定代表人的民事責任有哪些
2020-11-20車禍幾年之后死了還用負刑事責任
2020-12-05不動產權證書辦理費用是怎樣的
2020-12-01精神病人如何解除婚姻關系
2020-11-22抵押登記在債務履行期滿多久有效
2020-12-28貴州煤礦7人遇難,公司應賠多少
2021-01-02合同中是否需要約定稅率
2020-11-20委托代理合同是否要計征印花稅
2020-11-08被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怎么辦
2021-01-29如何終止勞動合同
2020-12-26繳納五險是否等同于建立勞動關系
2021-01-05如何證明與單位存在勞動關系
2020-11-14將工程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合法
2020-11-15出口產品責任險筑道出口防險墻[1]
2021-03-25對于人壽保險合同有哪些和年齡誤報后果的詳細解答
2021-02-15適用保險新條款 不可忽視溯及力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