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合同法》對不安抗辯權制度做出了如下規定:
“第六十八條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經營狀況嚴重惡化;
(二)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
(三)喪失商業信譽;
(四)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
當事人沒有確切證據中止履行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第六十九條當事人依照本法第六十八條的規定中止履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對方提供適當擔保時,應當恢復履行。中止履行后,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合同法》的優點:
《合同法》中不安抗辯權制度的優點與傳統大陸法系國家有關不安抗辯權的法律規定相比,我國的《合同法》有以下幾個優點:
(一)對行使條件作了更充分詳細的規定。
按照傳統理論,不安抗辯權的應用應具備如下條件:(1)須因雙務合同互負給付義務;(2)須合同雙方特別約定一方應先履行義務;(3)須在雙務合同成立后對方發生財產狀況惡化;(4)須對方財產顯著減少,可能難以履行。然而財產的減少并不是相對人不能履行或不愿履行的唯一原因和表現,商業信譽的喪失,技術機密的泄露以及其它諸多原因都可能造成相對人履約能力的喪失。因此傳統大陸法中對不安抗辯權的行使條件僅限于“財產顯著減少,有難以履行的可能”的規定就顯得過于僵化,無法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我國的《合同法》突破了這個限制,把商業信譽的喪失作為判斷相對人失去履約能力的標準之一,體現了誠實信用的立法原則。同時,《合同法》還通過第六十八條第四款的概括性的規定,把一切有害于合同履行的行為都包括到相對人喪失履約能力的判定標準當中,大大拓寬了不安抗辯權的使用范圍,給合同的先履行方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保護。
(二)既反映了先履行方的履行權益,又充分照顧到后履行一方當事人的期限利益。從《合同法》第六十九條的規定中可以看出,合同先履行方并沒有獲得要求對方提供擔保或者要求對方提前履約的權利,在中止履約并盡了通知義務后,先履行方只能處于等待的狀態之中,而無權要求對方提供擔保或提前履約。這一規定充分考慮了后履行方的期限利益。因為后履行方在履行期限屆滿前,其履約能力降低、難以履行的狀態可能只是暫時的,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還可能恢復履行能力。如果在履行期限屆滿前就要求后履行方提供擔保或提前履行,會對后履行方造成額外的負擔,進一步降低其履約能力,這是明顯不公平的。法律不能為了避免一種不公平的后果而造成另一種不公平,因此不給予先履行方要求后履行方提供擔保和提前履約的權利體現了對后履行方的保護。同時,《合同法》對后履行方提供擔保的行為并未作任何的限制,后履行方為了避免對方中止履行后可能造成的損失,也可以自愿提供擔保。這一規定充分體現了《合同法》的先進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持有假護照要負哪些法律責任
2020-12-24訴訟費是破產債權嗎
2021-02-28著作權法定許可制度是什么
2021-03-06破壞軍婚有什么后果
2020-12-20當事人能否協議選擇管轄法院
2021-01-12離婚財產糾紛怎么解決
2021-03-243歲男童遭母親男友虐打,同居期間虐待孩子屬于家庭暴力嗎
2020-12-26放棄繼承權聲明書要公證嗎
2021-03-19一般代理可以調解嗎
2021-02-14房產土地贈與免稅嗎
2021-01-25房產部門可否撤銷房屋產權證
2020-11-24實習期工資可以現結嗎
2020-11-13郵包運輸保險條款細則有哪些
2020-12-23保險合同當事人解決合同爭議的方式有哪些
2021-01-29保險合同規定“自燃不算火災”屬霸王條款
2021-01-31醫院認定人死不算 保險公司抗辯不成立
2021-01-07財產保全保險費用承擔
2020-12-13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履行哪些義務
2021-03-24工商局工作人員值班期間死亡,能認定為工傷嗎
2021-01-22關于自燃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