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30歲的郭先生在兒子誕生時在某保險公司投保了50萬元定期壽險和50萬元的意外傷害保險,想若萬一發生不幸可以給孩子一些保障,但投保時圖省事將受益人指定為“法定”。2003年1月郭先生與妻子產生矛盾并開始分居,兒子也交由郭先生的父母照顧。其后郭先生在山區駕車時意外墜落導致死亡。
不指定受益人保險金將作為遺產繼承
對于上述案例,保險公司認定屬于保險責任,準備支付100萬元的保險金。但在保險金的分配問題上郭先生的妻子和父母產生分歧。郭母認為未來郭妻肯定會改嫁,將來可能要自己贍養孩子,故受益人應為父母,而郭妻認為自己才是郭先生的法定繼承人。后鬧到法庭,法院裁決,郭先生的“法定”受益人屬于不確定受益人,保險金作為其遺產來繼承,由其妻子、父母和兒子按照《繼承法》等額分割。
“法定”,意思就是將“法定繼承人”作為受益人。填寫保單時,投保人在受益人欄中隨便填寫“法定”二字引起的家庭糾紛案例不在少數。這樣填寫,不僅逝者的意愿不能達成,而且活著的家人也為“法定”二字鬧得對簿公堂。
在此提醒投保人在簽署保單時,千萬不能馬虎,應明確寫明受益人,如果未指定受益人,保險公司就會認為受益人為“法定”。
債務清償上也有差別
除了家庭糾紛,債務清償和稅收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保險金能否作為被保險人遺產的批復》規定:“人身保險金能否列入被保險人的遺產,取決于被保險人是否指定了受益人。指定受益人的,被保險人死亡后,其人身保險金應付給受益人;未指定受益人的,被保險人死亡后,其人身保險金應作為遺產處理,可以用來清償債務或者賠償。”
如何指定收益人,結果完全不同。若指定為法定受益人,如果被保險人生前負有債務,人身保險身故金首先用于償還其所負債務,剩余金額才由其法定繼承人繼承。
雖然在保險受益人的指定上兩種方式從字面上解釋都是將保險金支付給被保險人的繼承人(配偶、子女、父母等)。但兩者有質的區別,后者是把保險金作為保險人的遺產來分割,而前者作為保險金的性質不會改變。
以上就是關于這方面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不幸遇到一些比較棘手的法律問題,而您又有委托律師的想法,我們律霸網有許多律師可以給你提供服務,并且我們律霸還支持線上指定地區篩選律師,并且都有相關律師的詳細資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夜間施工擾民有賠償嗎
2020-11-28附條件的租賃合同能隨意解除嗎
2020-11-30申請法律援助應當符合的基本條件
2021-03-03知識產權貫標認證幾年有效
2021-02-18取保候審期間是否停職
2021-01-27變更小孩監護人必須滿足的條件
2021-01-05未盡贍養義務能分得遺產嗎?
2021-03-15工傷和第三方賠償可以同時嗎
2020-12-13什么是爛尾樓?怎樣避免買爛尾樓
2021-02-04集資房轉讓時應注意什么
2021-02-18勞動關系的概念
2020-12-29被辭退需要辦離職手續嗎
2021-03-10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有多久
2021-02-13人身保險合同中的受益人如何變更
2021-01-27保險格式合同有沒有效 誰說了算
2021-01-25外資保險公司違反法律被吊銷證書的如何處理
2021-03-09保險抗辯權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22保險合同的客體的含義
2021-03-09保險受益權的轉讓
2020-11-27誰為保險代理人惹的“禍”負責?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