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裁決合同有效是否可以繼續履行合同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仲裁裁定合同有效的,權利人可以要求對方繼續履行合同,但合同出現履行不能的情形除外。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一百零七條?【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一百一十條?【非金錢債務的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錢債務或者履行非金錢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對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法律上或者事實上不能履行;
(二)債務的標的不適于強制履行或者履行費用過高;
(三)債權人在合理期限內未要求履行。
二、構成違約責任應具備哪些條件
1、行為
也就是一方當事人必須有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行為,這是構成違約責任的客觀條件。違約行為只能在特定的關系中才能產生。違約行為發生的前提是,當事人之間已經存在著合同關系。如果合同關系并不存在(如尚未成立,或已被解除,或被宣告無效),則不發生違約行為。
2、過錯
即違約一方當事人主觀上有過錯,這也是違約責任的主觀要件。當事人違約可能有各種原因,如不可抗力、對方違約等。因這些原因引起違約,當事人不能承擔違約責任。只有因違約當事人的原因造成違約責任。因此,違約當事人要承擔違約責任,主觀上必須要有過錯。而在雙方過錯的情況下,過錯的大小是其承擔違約責任大小的依據。
3、損害事實
損害事實指當事人違約給對方造成了財產上的損害和其他不利的后果。從權利角度考慮,只要有違約行為,合同債權人的權利就無法實現或不能全部實現,其損失即已發生。在違約人支付違約金的情況下,不必考慮對方當事人是否真的受到損害及損害的大小;而在需要支付賠償金的情況下,則必須考慮當事人所受到的實際損害。
4、因果關系
即違約行為和損害結果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違約當事人承擔的賠償責任,只限于因其違約而給對方造成的損失。對合同對方當事人的其他損失,違約人自然沒有賠償的義務。違約行為造成的損害包括直接損害和間接損害,對這兩種損害違約人應賠償。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仲裁裁定合同有效的,權利人可以要求對方繼續履行合同,但合同出現履行不能的情形除外。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傷者單方鑒定是否有效
2021-01-30違反交通法63條扣分嗎
2021-03-09婚內出軌是否影響財產分割
2021-03-01免責條款怎么履行告知義務
2021-03-26買集資房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12申請預售許可的材料有哪些
2021-02-24簽定入職擔保書違反勞動法嗎
2021-02-11單位未支付競業補償金如何處罰
2021-01-18勞動局怎么認定行為是勞務派遣
2021-01-112020勞動力外包出現意外傷亡誰負責,賠償多少
2020-12-20經紀及管理合同是委托合同嗎
2021-03-05人壽保險理賠的過程
2020-11-15人身意外傷害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13公眾責任險如何理賠
2021-02-06保險合同中單務合同在什么情況下簽訂
2020-11-25保險合同無效案例有什么規定
2020-12-17保險公司會倒閉嗎
2020-12-08新保險法對責任保險制度進行了哪些修改和完善
2020-12-07無償使用土地承包合同
2020-12-10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取得方式有哪些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