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家知識產權保護法相關規定是什么?
國家知識產權保護法相關規定是知識產權是權利人依法所享有的,對于知識產權擁有的專有權利,比如說如果進行一定的創作,有相關的著作權,還有就是商標的專用權,當然這每一項權利的話都有一個時間方面的限制,并不是永遠無止境的保護。《民法總則》
第一百二十三條 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是權利人依法就下列客體享有的專有的權利:
(一)作品;
(二)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
(三)商標;
(四)地理標志;
(五)商業秘密;
(六)集成電路布圖設計;
(七)植物新品種;
(八)法律規定的其他客體。
二、民法總則首次明確規定知識產權保護客體
今年3月1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以2782票贊成的高票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國民事法律制度從此開啟“民法典時代”。值得關注的是,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實現公民權利保障法治化和完善產權保護制度的要求,民法總則在民事權利一章明確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知識產權,對知識產權客體作了概括性規定,以統領各知識產權單行法律。
知識產權作為民事權利的一種,是指權利人依法就知識產權客體享有的專有的權利。為了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促進科技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民法總則在第一百二十三條規定,民事主體對作品、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商標、地理標志、商業秘密、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植物新品種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客體依法享有知識產權。對比民法通則,民法總則中的商業秘密、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植物新品種等均為新增內容。
“現代技術使得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簡單易行、成本低廉。這種‘專有的’立法表述對于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意義重大,彰顯了國家對知識產權的充分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的堅強決心。”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知識產權局黨組成員丁榮余表示,由于網絡的快速發展,使侵權行為地和侵權人所在地均難以確定。大量的網絡行為都是跨地域、跨國界的,而互聯網上國際知識產權糾紛的管轄權未有定論,這都導致知識產權監管、舉證、制裁難度很大。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當中,國家一直以來對于知識產權的保護都是非常重視的,主要還是因為我們國家知道,知識產權它是一種軟實力,可以增加國家的綜合國力,因此必須要予以重視起來,它是我們國家民事權利當中的一種。
知識產權侵權行為有哪些,侵犯知識產權的如何處罰
知識產權管理辦法和流程
知識產權的概念是什么?知識產權有哪些特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書工傷認定要多長時間才能知道結果
2021-01-26事業單位法律顧問聘用合同
2021-01-02股東代表訴訟有期限限制嗎
2020-11-30外國人可以自行申請專利嗎
2021-01-04可以同時約定仲裁和訴訟嗎
2020-11-09房產抵押法律風險分析
2020-12-28詳解旅游保險有哪些
2020-12-17人身保險合同的常見條款
2021-03-20深圳一女子墜橋身亡,能獲人身意外險理賠嗎
2021-03-14保險公司擅自在院墻上開門被判敗訴
2021-02-16“觀察期”出險不理賠
2020-11-16外資保險公司因分立解散需要批準才能解散嗎
2021-01-06預付款保函有效期一般是多久
2021-02-02樹倒塌后壓到汽車如何理賠
2021-03-18按哪一種方式處理違反免責條款的當事人
2021-02-19人身意外保險購買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7轉讓保險標的要注意的法律問題
2021-01-22保險合同出現糾紛處理方法有哪些
2021-03-24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屬于什么案件
2021-02-21劃撥土地可以公證嗎
2021-01-24